文旅中国 走进嵩阳书院 感受古韵书香
嵩阳书院——北宋四大书院之一。书院这种教育模式始于唐,盛于宋。嵩阳书院,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这里三面环山,西有法王寺,嵩阳寺一带山谷溪水汩汩而来;东有老君洞峻极峰的峡水蜿蜒而下,通过嵩阳书院门前的书院河(双溪河)汇合东流汇入颖河,远涉入淮。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峻极峰下。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在此始建嵩阳寺,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更名嵩阳观,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两访潘师正以此为行宫,五代后唐清泰元年至三年(公元934—936年)进士庞士曾在此聚众讲学。后周(公元951—960年)改名太乙书院,宋至道年间(公元995—997年)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子史,置校官,生徒数百人。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管院务,拨学田百亩以供开支。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书院更名承天宫,重修后的承天宫复名为嵩阳书院。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耿介复兴书院并增建修补,形成今日规模和布局。书院现有房舍100余间,面积一万余平方米,由五进院落组成,廊庑俱全,格局完整,书香充盈,古朴雅致。
嵩阳书院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是一座不可小觑的历史丰碑,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宋朝把嵩阳书院列为四大书院之首,是新儒学“洛学”的发祥地之一。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经是佛教、道教场所,但历史最长最为著名的则是以传播理学著称。北宋著名的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讲学,纳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开创了“理学”发展新阶段,世称“洛阳理学”。曾经在这里讲学的名儒有司马光、范仲淹、杨时、朱熹、李刚、范纯等二十四人。“洛阳理学”后经朱熹补充和完善,被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自宋到清,对朝廷、对社会都很有影响,被奉为官方哲学。嵩阳书院在教育史上,在儒学发展史上都占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地位。
几经历史变迁的嵩阳书院,汲嵩山之毓秀,纳峻极之灵气,乘汉封古柏之神韵。如今,它已成为登封这座旅游名城不可或缺的一个亮点。理学圣地,名胜古迹,以国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的面貌,迎来万千游览观光的国内外宾朋。(阎铁成)
本栏图片据《重读郑州》
新闻推荐
杜海洋专题研究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情况时要求 找差距补短板增措施确保实现“开门红”
(全媒体记者王维)3月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海洋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情况,要求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