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恩的心前行 □乔加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下人的感慨。善与孝,自古以来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评判标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绝不仅仅只有父母和老师,还有我们的亲人、同学、战友、朋友、邻里,甚至是路人。
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名言。如今,提起孝顺的孩子,不少人都摇头叹息。言下之意,在蜜罐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缺乏责任感,没有感恩之心,哪来的孝敬之意。确实如此,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等长辈亲人缺乏行孝意识。孩子总认为长辈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就丢失了感恩意识。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泪下,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羊羔跪乳”。
孝顺长辈,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无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是其他的长辈,作为一个孩子来讲,都应该学会孝敬和尊敬。
可当我们感叹或是埋怨孩子不懂得孝敬老人或缺乏感恩美德时,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作为父母的自己,身教和人格感染方面做得怎样?
孩子有无孝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从小对他们的影响。父仁母慈,子女肯定会懂得为孝之道;要是父凶母狠,孩子又怎会善?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长辈尽孝,即便不说教,孩子耳濡目染,也会从你的无声行动中学会怎样做人。成人只有在自己身上求真行善尽责尽孝,那么“孝心”的种子自然就会播洒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里去,然后生根发芽。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就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父母是孩子的至亲,如果对父母的关心、疼爱不会感恩的话,那么孩子对别人就更加不会懂得感恩或尊敬。
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懂得感恩。对父母感恩,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老师感恩,因为老师给予我们教导,教会我们很多知识,让我们懂得思考;对兄弟姐妹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不再孤单;对小朋友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想让一个人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我们就应该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论是父母的抚养,还是老师传授知识,抑或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在“知恩”之后,当以行动给予回报,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双亲。
人们常说:我们要感谢上苍,因为上苍赐予我们阳光和雨露;我们要感谢大地,因为大地赋予我们山川与河流;我们感谢祖先,因为祖先给予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传承。红尘滚滚,大千世界,于芸芸众生中。同学、战友、朋友、妻子、丈夫……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彼此相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相互陪伴,相互牵挂,相互思念,相互关心,相互依靠,实属缘分的牵引,因此,我们要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且行且珍惜。
其实,有些孩子不知道感恩,板子不该打在孩子身上,因为这完全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所致,如果父母平时能注重言传身教,给孩子感恩行孝做出榜样,再辅之以理性的言语,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就不会连羊羔都不如。
生活中,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学会了感恩,才知道宽容;知道了感恩,才懂得付出;懂得感恩,才知道回报,才能够知足。如果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代代相传下去,我想,比任何书本式说教都起作用。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王逸涛王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我国重组新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