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快看!月球“土特产”长这样

青岛早报 2021-02-23 06:22 大字

2月22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首次公开亮相。月球“土特产”到底长啥样?记者带你一起揭开神秘面纱。记者从国家博物馆获悉,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已运抵国博,策展团队正在精心策展、布展中,预计3月面向社会公众展出。

月球“土特产”这样用

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约1731克“土特产”备受关注。1月18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对外发布 《月球样品管理办法》,月球样品原则上将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4种基础用途。

《月球样品管理办法》由国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条,包含了月球样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总体原则、信息发布、借用与分发、使用与返还、成果管理等方面内容。办法明确,按照基础用途:永久存储和备份永久存储样品作为原始样品进行封存;研究样品用于月球科学研究、分析;公益样品用于展览、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活动。

据悉,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受国家航天局委托,实施月球样品的具体管理工作。月球样品存储在国家航天局及其指定的存储机构。主存储机构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另外设立备份存储机构。

办法规定:“主存储机构接收月球样品后,按照不同的基础用途,进行为期不超过六个月的处理并形成相关信息。处理期结束后,探月中心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月球样品信息,并根据借用情况对样品信息动态更新。 ”

回顾

23天探月之旅带回1731克“土特产”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成功发射,进入环月轨道,顺利完成月面自动采样,12月17日,经过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带回1731克月球“土特产”。

国家航天局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无人月面采样返回从发射入轨到返回再入,共有11个飞行阶段,一个又一个难题可谓“步步惊心”。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

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点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挖土”模式。

怎么钻取?一些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月球正面风暴洋北缘的吕姆克山附近区域的平均月壤厚度大约是4米,但这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概率,真正的钻取难点在于:去之前,科学家们并不知道那里是坚硬的岩石还是松软的月壤。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判断,那里的土壤大概率是松软的,所以设计的目标深度是两米左右。

由于嫦娥五号自重8.2吨,这个重量决定了它没有机会再携带巡视器完成勘探的工作。同时,科学家们事先并不知道,万一碰到特别坚硬的岩石,就有可能采不到。针对这种情况,科学家们在地面做了很多工作,如果碰到坚硬的岩石,就通过钻头将岩石的表面打碎,取得一些颗粒状的月壤。

那么,表取又是如何进行的?科学家们专门为这种采样方式设置了特定的机械臂。这种机械臂和人手几乎是一样的,在末端有两个采样器。一个采样器类似于一个铲子,这个铲子有点像带钩子的铁锹,通过接近月面的时候转动,从月面挖取样品。还有一种末端为花瓣状结构的采样器,它能通过旋转,破碎掉黏结在一起的月壤,从而获得相对较深层的样品。

本组文图据新华社、《新京报》

新闻推荐

强制报告制度发威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隐瞒不报者被追刑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22日在最高检厅长访谈中,介绍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有侵害未成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