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米富了黄米山 记者干雄焱 殷宇峰 李星棋
?● 工作人员包装小米
初春时节,走进子长市炬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陕北特产杂粮店,销售人员正在核对订单信息,员工南艳女正忙着打包黄小米、红枣等土特产,这些包裹将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南艳女告诉记者,杂粮店每天都会有50单左右的快递寄往浙江、上海等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销售额加起来有1万元左右。
盛产小杂粮的子长市高台便民服务中心黄米山村,依托小杂粮产业的区域环境、传统种植、发展基础、市场前景等优势,使曾经籍籍无名的小杂粮逐步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华丽嬗变。
成立于2016年8月的炬丰公司,依托黄米山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让当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有着种植黄小米的传统历史,加上黄米山村方圆近百公里内土地无工矿污染,所产小米不仅品质好,还是绿色有机农产品,每户每年产量都在5000公斤以上。
黄小米品质虽好但却出不了山沟沟。在2016年之前,村民所种的黄小米商品率极低。针对村民丰产收入低的情况,高台便民服务中心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计划,借助产业政策支持的东风,采取奖励、补贴、贷款的扶持计划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在政府的引导下,炬丰公司大批量收购黄米山小米。该公司和农户签订协议,每年按照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直到帮农户把杂粮销售完。
“我们黄米山的小米很受市场欢迎,政府的扶持也很给力,不仅免费帮我们翻地、免费提供肥料,还帮我们搞销售。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帮扶,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也是越来越足了。”黄米山村村民郭有俊高兴地说。
除了郭有俊,村民申建斌也享受到了好政策的扶持。他每年种植50亩黄小米和50亩小杂粮,这让他成为了村里的种粮大户。自从和炬丰公司签订协议之后,他每年仅种粮一项,收入就超过10万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黄米山村农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200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6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上百个自然村种植小杂粮上万亩,特色产业种植也让黄米山村成为延安产业发展的典范。
为了提升小杂粮影响力、增强消费吸引力,黄米山村还立足重耳历史文化、狄青山原生态自然风光等独特的历史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充沛的文化旅游感染力拉动小杂粮产业发展,以独特的小杂粮品牌力拉动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两项产业有效衔接、深度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推动粮食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农商文旅的融合。”说起黄米山村未来的发展,该村第一书记高彦雄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新华社武汉2月18日电(记者谭元斌)科学技术部批复湖北省牵头建设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18日在武汉揭牌。该中心是中非合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