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让家风家训文化融入浓浓的年味儿 □张闽生

淮河晨刊 2021-02-18 08:24 大字

“鼠”去“牛”来,当亿万家庭团圆共享天伦之乐、亲人相聚同享万家灯火之日,也是长辈们讲述好传统、传承好家风的时机。得到这一结论,缘于我春节期间耳闻目睹的一对爷孙俩有关“压岁钱”的有趣对话。

大年初二下午,趁春意盎然、春光普照,我独自到龙子湖畔信步由缰,一位年逾七旬的爷爷也牵着六七岁的小孙子在湖边栈道遛弯儿。只听那个小孙子说:“爷爷,过年我收到5000多块的‘压岁’红包啦,真开心!”“嗯嗯,‘压岁钱’是家里长辈给你们小辈准备的特别新年祝福,你得感谢大家对你的关心爱护噢!”爷爷一语中的,简要点明“压岁钱”的寓意。“还是我小舅最大方,他给的‘压岁’红包最大,有1000块呢。”小孙子喜形于色,满是显摆之意。“别想偏了,‘压岁’红包不论大小,都代表长辈们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快乐成长!”

随后,那位爷爷还给小孙子讲述了有关“压岁钱”的传说和寓意,引导他把“压岁钱”自己储存好或者托付爸爸妈妈保管,用于今后购买学习用品和图书资料,千万不能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一问一答之间,满是关爱祝福和家风熏陶。爷爷在给孩子讲清“压岁钱”原本寓意的同时,语重心长告诫孙子:金钱不是衡量亲情的标准,要远离“铜臭”味儿,不能让“压岁钱”的意义变味。那位爷爷重视传承家风家教,抓住机会言传身教,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孙辈进行家风教育,真是难能可贵,值得可圈可点。听到有趣处,竟令我忍俊不禁,感慨不已。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其通常具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的寓意,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数量不等的钱币装在红包内派发、赠送给晚辈,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祝福期待之情,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令人忧心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压岁钱”所代表的祝福感恩的传统寓意已被人们逐渐淡化,而沾染上了越来越浓的“铜臭味”。君不见生活中就有一些商人、企业老板向公职人员送礼被拒后,进而改变“主攻”方向,假借春节拜年以为长辈庆生、给子女“压岁”为名,对相关公职人员搞起“斡旋”行贿送礼的行径……

“鼠”去“牛”来,绝大多数国人正与父母、家庭共享团圆时刻。阖家团圆之际,优良的家风家训也自然而然成为父母长辈、亲朋好友之间谈论最多的“家”的话题。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教。如,包氏家训规定“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如,朱子家训倡导“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曾氏家规明确“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许许多多流传下来的古代经典家规家训引人向上、催人奋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庭观。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今年1月24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里,严春风、张茂才、彭定邦、向力力等家风败坏的典型案件,充分反映出这些“落马”党员领导干部淡化党性修养,忽视作风养成,败坏家教家风,滥用手中职权,不但对家属、亲人违纪违法默许甚至纵容,给予身边人特权思想滋生的土壤,有的甚至崇尚一人当官全家“沾光”,利用节日之机全家齐“上阵”,吃拿卡要、索贿受贿,大搞名目繁多的全家“腐”,最终落到家庭成员深陷囹圄、分崩离析的境地,可谓教训惨痛,催人警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家教彰显着一个家庭的修养。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建设中党员干部的自身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好家风彰显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与厚爱,立家身正、治家从严,则其身必正、其行必净。可以说,好家风既是砥砺理想信念的“磨刀石”,也是抵御“围猎”的坚实“防火墙”。

家风带不走,代代永流传。如今,国人正在“就地过年”、“居家过年”,年味正浓,家风亦浓。在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里,我们不妨静心倾听长辈们语重心长的“叮嘱”,不妨仔细品味父母亲“唠叨”的家训,让家庭教育的春风和优良家规家训的熏陶不断涵养我们的思想品德,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一直陪伴我们走向未来美好的人生之旅。

新闻推荐

旅客返程客流到来 重庆铁路部门多措并举保出行

2月17日,在重庆北站列车站台,旅客从一列由万州北开往重庆北的列车上下车。当日是春节小长假最后一天,重庆火车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