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特写】建筑工人、菜场老伯、外卖小哥,留在上海过大年

界面新闻 2021-02-08 18:03 大字

记者 | 方卓然

编辑 | 刘素楠

“媳妇,这是我刚拍的照片,怎么样?”拿到刚冲洗好新春照片,工友周裕生马上给老家的妻子打了一个视频电话。

周裕生是南通人,一个月前刚从深圳来到上海。“我们到处走,哪里活紧就去哪里做,今年准备就在上海过年。”

这片工地位于北外滩,隔着黄浦江,正对着东方明珠。晚上灯光一开,对岸色彩斑斓,他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用微信传给妻子看。

这是这对异地夫妻的小传统:丈夫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照片传给妻子,妻子则会查看丈夫当地的天气预报,提醒他添衣带伞。

“上次给自己拍照片都是好几年前了,当时要办证件,就去拍了一张。”他小心地抓着照片的边缘,不让指纹落在上面,“今天这个活动还给我们拍照片,我很喜欢,想把它带回家。”

2021年2月4日,在北外滩青浦路50号的一个工地上,一支由青年文联的书法家、企业招募的青年摄影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此为外来务工青年送春联、拍照片。

靳晓锋与工友一起挑选春联。摄影:方卓然

当前,中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近日,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做好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等留沪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上海将鼓励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等留沪过年,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丰富留沪外来务工人员等节日生活。

相较以往春运,今年从上海返乡的人数明显减少。仅春运首日,上海的三大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10.2万人次,其中上海站发送约2.8万人,发送的旅客数量还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

临近年关,从建筑工人到外卖小哥,许多常年在异乡的工作者响应社会倡议,主动选择留沪过年。

“我还是第一次在工地里收到春联,年味一下子就有了。”出生于1992年的邵泽军正在仔细地挑选春联。当天,他领到了对联和福字,还有一包年货礼盒和防疫物资。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他准备留在上海,和家人们“云团圆”。“今年有疫情,大部分工友都跟我一样,不回家了,不给国家添乱。”

靳晓锋刚刚和丈夫搬进了位于上海的新家。她是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商务预算员,今年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再加上防疫的考虑,他们决定留在上海过年。

她准备在春节调休期间带着孩子看看电影,在周围的公园逛逛,去超市购物。“现在通信比较发达,我们可以和父母视频通话,告诉他们今天买了什么、谁来家里串门拜年了,感觉这样也很好,大家的距离也并不遥远。”

选择留沪过年的工地工人。摄影:方卓然

50岁的崔哲来到上海已经将近20个年头,在位于徐汇区的广元菜市场卖了十几年的鸡蛋。

刚来上海的时候,由于老家东北路途遥远,受限于经济条件和交通不发达等情况,崔哲每两年才能回一次老家。这些年,高铁动车通到了东北老家,他的经济条件也在变好,几乎年年都会回家看看老母亲。

新冠疫情出现反弹,他放心不下远在东北老家的母亲,也担心母亲反对他留沪过年。这时,70多岁的母亲给他打来了一通电话,再三强调为了抗疫大局,今年就不要回家了,家里的父老乡亲都会理解。

今年春节他准备和妻子一起留在上海过“二人世界”,待夏天再请假回一趟老家。“等6-7月份天气暖了,疫情好点,很多人能打上疫苗了,我再回家看看老母亲。”

崔哲在售卖鸡蛋。摄影:方卓然

据广元菜市场经理翟士平介绍,往年有一多半的摊主选择回家过年,今年为了保障主副食品的供应,同时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菜市场95%以上的员工都选择留在上海。

为了保障他们可以安心留沪,广元菜市场给他们发放了消毒水、防疫手套、口罩等防护物资。同时,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公司今年不组织新年联欢活动。

为了在新年期间回馈市民,广元菜市场还发起了促销,从小年夜开始持续到大年初四,各个摊位都会拿出3个品种打折促销,降价20%以上。“同时,市场内还有平价肉、平价菜专柜每天不打烊,这里成了周边居民每天的‘打卡点’。”翟士平说。

每天天蒙蒙亮,经营市场平价菜摊位的摊主纪振兴就要来到市场准备卖菜。在上海工作20多年的他,今年也选择了留沪过年。

“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另一方面我的摊位要在春节期间为上海市民提供不涨价的蔬菜,所以选择留在上海工作。今年除夕夜也没什么特别的安排,只想在家好好休息一下。”他说。

经营平价菜专柜的纪振兴。摄影:方卓然

美团外卖在上海有若干个外卖配送点,其中安化路配送站点因为而声名在外。这里属于典型的白领区域,CBD区多,商务楼也比较多,配送难度在上海排名前三。这个站点共有67名外卖骑手小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往年大半员工回家过年,但今年基本上都选择了留沪。

春节期间,该区域内的外卖服务也不打烊。

郑海涛是安化路配送站点的站长,来沪打拼多年的他已经将父母和妻子接来上海一起生活,但他的奶奶和姥爷还在老家,平日里沟通全靠微信和视频。因为工作繁忙,郑海涛每年只能在春节回一次老家。

郑海涛在站点工作。摄影:罗四维

2020年,对于郑海涛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他成功晋级奶爸。因为疫情的原因,去年的春节他没回成老家。

“去年疫情爆发之后,公司就开始采购防护物资,我每天还要对站点消毒,保障骑手的安全,疫情来得猝不及防,根本没有时间想回家过年的事。”郑海涛说。

远在老家的亲人还没有机会亲眼见一次孩子,今年他本来已盘算好早点带着孩子一起回乡,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上海。

“12月中旬,我就和父亲商量是开车回家还是坐高铁回家。1月,上海又新增了几例本土病例,政府也鼓励大家留沪过年,父亲提出来,还是留沪过年不再返乡。”郑海涛说:“老人那边也很理解的,尽管他们很想孩子,但跟他们讲完之后,他们也没有反对。”

根据预测,今年上海等一线城市“就地过年”的人数明显增多,加上倡导减少人员聚集,餐饮外卖需求肯定有所上升。

为了让骑手积极留沪,从初一到初七每一天美团都会对骑手有额外的奖励,郑海涛和他的骑手们已经准备好春节几天继续上班。

选择留沪的美团配送小哥。摄影:方卓然

事实上,从2020年11月起,郑海涛就连上海的家都没有回过。“年底的工作的确很忙,要在年底复盘各种数据。平时我们在外跑来跑去,害怕会把细菌、病毒带回家,所以我选择继续工作。”

他心中还是有许多遗憾,准备在春节后人手充足的时候,再带着孩子回一次老家,让老人看看小孩。

外送员留了下来,配送站也做好了与骑手共同过年的准备。郑海涛打算和骑手一起过大年。除夕晚7点多,配送平台就不再营业。他将和留沪的骑手一起吃个东北菜年夜饭,希望骑手把家属也带来。”

在郑海涛眼中,让每个骑手在上海过好年也是他的职责之一,安顿好每个骑手后,他才能回到上海的家。他说:“如果我的留守能为更多人送去温暖,那也非常值得。”

新闻推荐

特殊的行李箱

爸爸妈妈身边有两个特殊的箱子。他们晚年过着候鸟般的生活:冬天,就从老家哈尔滨飞到三亚,温暖生活几个月;开春飞到北京;等到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