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匿名举报污染遭报复,是谁走漏了“风声”

新京报 2021-02-04 08:46 大字

■来论

据河南电视台报道,1月20日,男子邵红兵向河南周口市环保局扶沟县分局打匿名举报电话,举报扶沟县豫祥肠衣综合加工厂,污水排放河流,臭气熏天。但令邵红兵没想到的是,匿名举报之后,自己竟然遭到涉事企业的多人殴打,后经医生诊断为颅脑损伤。

从报道来看,涉事企业可以说是相当豪横——在邵红兵匿名举报后,该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让他去厂里察看,“让他跪下”不说,还对他拳脚相向,并威胁村民“谁再举报,举报一次打一个”,完全无视法律,也全然不顾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相较于企业的嚣张气焰,更值得追问的地方在于,明明是匿名举报,为何邵红兵的身份信息,马上就传到了被举报企业那里?

而且,邵红兵举报之后,一些亲戚好友也上门劝说,让他放弃举报。种种巧合的细节难免让人怀疑,有“内鬼”把举报信息泄密给了涉事企业。

对于这种猜测,周口环保局扶沟县分局执法队长表示否认。但仅凭常识而论,匿名举报连着的,是个“闭合链路”,一家企业再神通广大,想要精准地锁定匿名的举报人,难度不小。要证明不存在泄密的情况,当地环保部门显然还要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说白了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种思路看上去是掩盖住了问题,实际上却为矛盾的激化埋下了隐患。

像此次事件中媒体报道就提到,涉事企业由于乱排乱放,在当地村民中,已经是触发了诸多民怨,一些村民表示“水浇地庄稼不活,晚上臭气熏天”。所以,就算是匿名举报的邵红兵因此而噤声,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伤害依旧存在,并可能成为企业和村民冲突的导火索。

鉴于此,在此事中,到底有没有“内鬼”泄密,举报人保护机制有哪些漏洞,当地必须严肃调查清楚。而涉事企业的污染情况是否属实,同样需要权威说法。

□熊志(媒体人)

新闻推荐

潍柴雷沃重工备战产销旺季

忙碌的播种机生产线。产品样机展示区。□潍报全媒体记者孟祥风文/图岁末年初,带着对新年的期待,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