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网络“丧文化”侵蚀不只需要“青少年模式”
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流行、不良网络游戏和周边文化产品渗透到校园、因沉迷网络游戏引发家庭冲突屡见不鲜……作为家长的教育界别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指出,“丧文化”是指青年群体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而目前,“00后”中学生已经是“丧文化”的主要受众。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多位委员呼吁加速净化网络环境,完善“青少年模式”。(2021年01月25日新京报)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些散发着绝望气息的话语,配上“悲伤蛙”“葛优躺”“懒猫瘫”等表情包,在当下网络世界十分流行。而“葛优躺”堪称“始作俑者”。
“葛优躺”出自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葛优所饰演的季春生,是一个游手好闲,却希望坐享其成的典型形象。该艺术形象的鲜活性正在于,那种生无可恋,无所事事的生命气息,与一些青年的生活时态十分契合。于是,本为反面典型,反受到部分人追捧。加之互联网早就成了年轻人情绪的宣泄口。于是把负面情绪、犬儒理想,压力大、挣钱难的恐慌状态借网络释放。
“丧文化”流行,特别是“00后”中学生已成其主要受众,委实值得忧虑。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价值伦理、奋斗理念与幸福追求,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正因此,在青少年中强化“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得来的”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无疑显得十分重要。
事实上,只有朝气蓬勃,有理想、有力量,勇于吃苦奋斗,正视人生苦痛,坦然面对就业压力,敢爱敢拼,敢试敢为,才能与颓废的生活方式绝缘,自觉抵制“丧文化”的浸染,成为全社会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
不错,抵制“丧文化”对青年一代的侵蚀,理当从净化网络环境开始。网游的恐怖、暴力、血腥;崇尚权力、金钱、逃避现实等非常规竞技手段的误导,以及“丧文化”颓废、绝望、无为的生活态度等,都需要从源头上加以隔离,通过完善的“青少年模式”进行净化。诚如委员们所建议的,当尽早完善举报奖惩措施,建立网络不良信息预警机制和处罚等,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向上的网络文化空间。
可网络世界只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要引导青少年积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尚待形成抵御“丧文化”的自身防御机制。让每一个青年都能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在经典学习中汲取智慧、从名著阅读中获得养分,于奋斗创造中激发活力。
程凯委员表示:“现在孩子们自己独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不足的。当他们受到挫折的时候,更容易受到‘丧文化’的负面影响,喜欢用‘丧文化’进行情感宣泄和精神解压。” 无论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必须正视个别青年已失去目标,陷入颓废泥沼以至于麻木生存的状态。亟待家人温暖和老师援手相助,亟待蓬勃向上正能量的阳光救赎。
打破固化的阶层,疏通向上流动的渠道,让青年人在服务与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亦是彻底远离“丧文化”侵蚀的治本之策。
刘效仁
新闻推荐
跨界连新路!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5条跨省公交让沪苏浙交通更紧密
整装待发的公交车打破停站壁垒、畅通交通末梢“最后一公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