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把“失意”活成“诗意”

甘肃日报 2021-02-01 02:00 大字

叶新

在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有一座遗爱湖公园,园内建有苏轼纪念馆、苏轼雕像、遗爱亭等文化景观。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曾在《遗爱亭记》中表达了自己为官任事的价值观。苏轼一生经历了很多政治风波,大半辈子都在贬谪中度过,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忘为官之本,把“失意”活成了“诗意”,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而今,我们谈论苏轼,总是津津乐道于他所创作的诗词,殊不知,这些诗词背后所蕴藏的独特人生经历和个人魅力更值得探究。公元1077年,苏轼到任徐州不久,就遇到了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非常考验他的能力。这年,大雨日夜不止,黄河从曹村决口,河水很快就暴涨到徐州城下,城中人心惶惶。当此千钧一发之际,他来到城门口坐镇指挥,对打算出城避难的豪强权贵进行规劝,劝其参与筑堤、加厚城墙。在苏轼的统筹协调之下,终于保全了徐州城,更保全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苏轼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经常打破固有思维,讲究方法。初任凤翔府,苏轼为改革“衙前役”,他经过慎重研究,仔细比较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发现地方官员没有经过实地调查,不关心百姓疾苦,一味蛮干,任意执行上级命令。他们要求在洪水暴涨时运送物资,因此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民众苦不堪言。苏轼认为,如果在黄河和渭水未进入涨潮期时运送物资,就不会使民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于是,他把情况具实上报,得以修改衙规。

在任职密州时,盗贼蜂起,安抚司派遣三班凶悍的兵勇前来围剿捕捉,然而士兵纪律涣散,不听规劝,恣意妄为,有的甚至诬陷平民藏有禁物,随意进入百姓家中争抢财物、危害性命,后又畏罪潜逃。

民众结伴前去请苏轼做主,苏轼不动声色地放出话来:“必不至于此。”他镇定自若,以平静的心态给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四处逃窜的士兵听到后,逐渐放松了警惕,苏轼就趁机把他们引出来全部除掉,还社会以太平。

在黄州,他用秘方救治得瘟疫的百姓,虽然有违了朋友诺言,但收获了满满的民心;在杭州,他把西湖周边水域租借给民众种菱角,既提高了民众收入又优化了水域环境,可谓“一举两得”;在扬州,他看到路边父老“皆有忧色”,认识到灾荒之年民众身上的重负,上表请求免去百姓“积欠”。种种这些事迹,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无不让后人心生敬意。

(摘自《学习时报》2020年8月17日)

新闻推荐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促进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 精准服务区域企业科创板上市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促进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精准服务区域企业科创板上市1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