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患者的笑容是创新最大的动力” 记北京康复医院杨华清创新工作室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1-30 01:47 大字

杨华清指导患者康复治疗 姬薇 摄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阅读提示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杨华清创新工作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北京市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工作室。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一康复中心主任,杨华清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5年来,始终把患者放在心里,带领工作室团队,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在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和康复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幸福。

“没有工具,我们就自己动手设计”

马蹄内翻足是一种骨科常见的畸形,有的是先天性的,脊柱脊髓疾病、外伤也能引发,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成为骨科医学的一大难题。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的畸形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无法站立行走。

1996年起,杨华清就开始从事以马蹄内翻足为主的治疗,主攻下肢畸形外科。“那时国内外都没有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也没有适合肢体残疾矫治的手术器械,手术操作有很多不便,一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杨华清回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些患者治好。”

出路只有创新。“没有适当的工具,我们就自己动手设计。”2006年,杨华清带领同事组建了创新工作室,专门开展针对临床疑难问题的攻关。在青少年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过去的手术需要在患者脚上开刀穿针,往往创伤很多,患者也很痛苦。

通过不断地摸索,杨华清带领工作室将骨外固定技术与现代四维相矫正固定技术结合起来。先通过可调节支具进行骨外固定,在体外缓慢、持续地进行牵拉,使人体组织有一个再生和适应的过程。无须穿针、无须开刀,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在杨华清看来,努力减轻患者病痛,是医生最大的成就。经过不断地技术攻关,杨华清工作室设计了一系列手术治疗器械,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很多创新成果已获转化生产和临床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他说:“医生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患者的赞许和微笑是我们搞创新最大的动力。”

除了手术中的技术难题,在下肢畸形的治疗康复中,还面临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挑战。为此,杨华清创造性地提出了肌骨加速康复理念和诊疗技术,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率,缩短了治疗周期。

“全国有那么多患者,我感觉自己有责任把这些技术推广出去。”为此,杨华清带领团队总结出“微创系统化治疗肢体畸形”的系列方法,获国家专利20余项,在全国近200家医院推广应用,累计救治肢残患者2万余例。

“杨医生,我可以跑了,我可以跳了”

“做医生就要秉承仁心仁术的理念。”这是杨华清的一句口头禅。小时候,他是一个喜欢跑跑跳跳的孩子,偶尔受伤需要找医生治疗,慢慢地对医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我年龄稍大时,发现有很多下肢畸形的病人,都不能很好走路,也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杨华清回忆。

杨华清发现,很多马蹄内翻足的病人都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医疗技术条件有限,信息相对比较闭塞,有的因为没有及时就诊而耽误治疗,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这种病是可以治的。这些患者的遭遇令杨华清十分心痛,“我感觉自己有责任把技术推广出去”。

为此,他发起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救助计划,免费培训基层医生诊断技术,帮助患儿家属学习康复技能。2014年,他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为贫困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患者免费手术治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华清的手机响了好几次,都是患者的咨询电话。他说:“有时一个电话就能改变一位患者。”为了方便患者联系,他不仅开通了免费的救治咨询热线,设立个人科普网站,还公开了个人的邮箱和电话。“之前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都打算放弃治疗了。”杨华清说,经过反复地电话沟通,终于说服家长继续治疗,孩子最终站了起来。

很多马蹄内翻足的患者来自贫困地区,往往造成因病致贫。2015年以来,杨华清带领工作室团队,克服高原反应,先后30余次深入青海省的贫困地区,开展公益义诊救助活动,累计救治病患3000余例。

“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患者跟我说,杨医生我的脚好了,我可以站立走路了,我可以跑了,我可以跳了。”杨华清说,“除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治疗技术外,医生还要始终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努力地去造福患者。”

让创新成为团队文化

杨华清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劳模带动、科室互动、全体联动”的人才培养方式。

“新加入的医生,都会有一对一的导师指导。”杨华清介绍,工作室实行“导师制”,将技术理论的传授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临床医疗岗位,在日常诊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查房、手术、手把手指导、技术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开展“传帮带”工作。

2014年加入工作室的赵殿钊一直跟着杨华清做研究,他说:“杨主任对创新的那种韧劲特别令人钦佩。”在杨华清工作室,重视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据杨华清介绍,工作室定期就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

除了创新文化的培养,工作室还制定了鼓励创新的管理规范。“每个人出的主意,根据实际贡献的大小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杨华清说,创新成果的取得是整个团队的贡献,“谁付出多少谁就得到多少,让大家干事更有积极性。”

“加入工作室以来,从技术上的蹒跚学步,到逐渐参与科研,再到现在可以独立主导一些手术器械的研发,离不开工作室的培养。”赵殿钊说。

在杨华清的带领下,工作室已经培养了一批人才。工作室现有人员37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9人,累计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次,累计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参编专著16部,获国家专利25项。

对于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杨华清说:“这是对我们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加踏实地做好创新工作,把我们的创新和临床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新闻推荐

揭开尘封1500年的建塔始末

历时四载编纂,《嵩岳寺塔》专著近日在河南郑州正式发布,揭开嵩岳寺塔尘封1500年的营造之能事,还原建塔之谜团。当天召开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