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暴力伤医必须惩防并举
1月26日9时许,江西吉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胡淑云在病房查房过程中突遭歹徒持刃袭击受伤,该院第一时间实施紧急抢救。省、市、县组织多方专家联合救治,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月27日凌晨3:12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不幸去世。(1月27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多地都曾发生暴力伤医事件,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更伤害了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职业情感。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和谐的医疗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从前的“医患纠纷”变为“暴力伤医”,词语的转变代表了民众心态的转变,暴力伤医事件的根本是伤害事件,没有任何“正当性”。“暴力伤医”的语境改变也带来了刑罚的升级,从“情有可原”的医患纠纷到“无从原谅”的暴力伤医,近两年对伤医者的刑罚力度呈现了“从重”的趋势,以此给伤医者以警示。但是,从结果来看,“严惩”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伤医事件。伤医者,往往是自身或家人有长期的就医行为,其中的经济和病情压力都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容易出现极端心理和行为。每一起伤医事件背后都是两个伤痛的家庭,都是社会的损失,要想彻底遏制暴力伤医必须惩防并举,防范先行,将暴力伤医挡在防范制度之外。
对此,医疗、公安、社会等应多方协同,共同构建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一方面,应从硬性制度上加强医院安保措施,提升安保能力。医院和车站、机场等同样是公共场所,可同样纳入治安管理范围,设立安检措施,从根本上降低暴力伤医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前几天杭州一医院爆炸案中,如果该院设立安检,那么罪犯就无法携带自制汽油弹入内。医院人口密集,患者们大多自卫和逃生能力有限,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
另一方面,改善现行医疗制度,“软”化医患关系,纾解病患及家属心理问题。首先,加快医疗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从而缓和医患矛盾。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其次,普通人尚且会因各种压力产生过激情绪,更何况长期受疾病困扰的病患及家属?我国现行医疗体系缺乏必要的心理干预,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无从纾解,因此极易产生医患矛盾,而在国外大多有志愿工作者等来完成此类工作。现在北京等地的部分医院也正增加“医务社工”这一职业,让社工作为“第三方”来完善就医沟通、心理抚慰等问题。希望能就此建立完善体系,推广普及医务社工,更好地关爱病患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解答普及健康医疗知识,从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 (王琦)
新闻推荐
□鲁从娟进了腊月门儿,年的气息便像风一样悄悄地溜进了大街小巷。家门口的小市上,卖馒头的摊主已把镶嵌着红枣的年糕一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