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 信仰之光,带来民族希望

金昌日报 2021-01-28 08:53 大字

梧桐掩映的道路上,沿街一幢小小石库门建筑静静伫立。黑漆大门,青砖粉线,屋角红旗飘扬,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夺目。上海,兴业路76号,当年的望志路106号,百年前的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就在树德里石库门,楼下客堂,来自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及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详尽讨论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与第一个决议。

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如今拥有超过9100万党员的大党;百年间,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拼搏奋斗,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20年3月,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破陋的柴房里,陈望道用板凳、铺板支起临时写字台,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

山区早春,寒气逼人,母亲心疼儿子,煮了两个粽子,配上一碟红糖,叮嘱儿子趁热吃。陈望道全神贯注,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母亲好气又好笑,问道:“吃完啦,红糖甜不甜呀?”儿子浑然不觉,头也不抬地说:“甜,真甜!”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了,“对中国而言,它如烛光,为黑暗中探索的先驱们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说。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的馆藏革命文物,超过12万件(套),国家一级文物121件(套)。其中,1920年出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点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

纪念馆里,有1920年8月第一版和9月第二版的《共产党宣言》。在蓝色封面的第二版《共产党宣言》上,依稀可见两行印签:“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

这是从张静泉的衣冠冢里取出来的。1898年,张静泉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户普通农家。16岁时,父亲张爵谦将他送到上海凤祥银楼做学徒。家人和乡亲并不知道,张静泉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把名字改为“人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突如其来,张静泉冒险,将一包旧书报送回家中。匆匆相见,竟是父亲张爵谦与儿子的最后一面。第二年,张家墓地里多了一座衣冠冢。据说是因为远在异乡的张静泉失踪了,生死不明。

新中国成立后,张静泉依然杳无音信。张爵谦让家人打开“衣冠冢”,将墓穴中埋藏了20多年的书报文件,包括《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带到了上海,交给有关部门。

2005年,张家后人终于等到消息:1932年12月23日,因积劳成疾,年仅34岁的张静泉在江西瑞金中央苏区逝世。

(选自《学习强国》)

新闻推荐

苏州靠什么打造“最江南” 数字化转型和文旅融合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观众在2020苏州创博会展会现场参观。日前,苏州召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到“十四五”末,实现文化产业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