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委员为智慧城市建设献良策同步进行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建设
昨日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举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市如何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哪方面发力?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举行,五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就围绕“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促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柯文进
7百余名委员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在首都每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节点上,为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几乎是北京市政协参政议政的传统。记者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柯文进介绍了北京市政协以及市政协委员在建言“十四五”规划编制上所做的工作。
柯文进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去年北京市委交给北京市政协的一个重要的议政性议题。北京市政协组建了一个“十四五”规划编制纲要建言献策调研组,同时,北京市政协还邀请了北京市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科联等相关社会组织,以及部分在京的全国政协委员。用接近一年的时间,围绕北京市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展了调研、研讨等相关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开展调研、视察和研讨活动达130多次,通过各个平台开展的研讨活动接近50次,参加的人员达到4000多人次,通过多媒体平台以及网络议政平台参与活动的市民约有7万多人次。
“北京市政协700多名委员,每一位政协委员都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来,有些通过政协的平台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此外,北京市政协的32个界别委员及32个界别的群众都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提交了意见。围绕北京在“十四五”期间需要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最终归纳成31条建议,形成了综合性的建言报告。
“这次两会当中,我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讨论审议的规划(草案),我大致对照了一下,70%以上建议都被吸收到规划中了。”柯文进说。
他表示,被吸纳的问题涉及数字经济、北京消费建设、北京自贸区以及北京的民生问题等。“十四五”规划执行的过程当中,委员们会长期跟踪这些问题。
黄孝斌
建设智慧城市要加强城市感知能力
黄孝斌委员是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在智慧西站、APEC会场、奥运场馆等项目中,都有他和团队贡献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明确到2025年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十几年的参与者,他提出几点建议,为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献计。
“第一就是要继续优化顶层设计。”他说,智慧城市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基础设施、各种平台和系统的应用,涉及民生等领域。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总体设计,统一标准,分步实施。
加强城市感知能力建设也很关键。黄孝斌说,要想城市变得更智慧,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感知。感知能力建设包括两部分,不仅要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自动感知,也要通过移动互联的手段,让市民都参与到城市的感知中来。
目前,很多信息平台是不同部门建设的,就出现了层级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孤岛。黄孝斌建议,解决信息孤岛,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打造城市大脑。目前,数据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区域,要把数据汇聚起来,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同时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提取有效数据,为数据应用提供支撑。
黄孝斌说,智慧城市的建设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资源使用的效率,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二是要让市民感觉到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适。同时,建设智慧城市要同步进行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建设。
王臻
发展数字经济要消除数据鸿沟
北京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臻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打造城市的大数据交易中心。同时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技术等,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王臻特别提到,要消除数字经济的数据鸿沟。他说,北京是一个文化名城,也是一个有价值内涵的城市,数字经济更要普惠民生。“数字经济下,我们可以研究智能手环、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等等。我们还要考虑到盲人,在数字经济下,盲人不用拿现金了,但是使用软件对他们来说不方便。因此,我们要研究数字经济的普惠模式。”
他认为,现阶段北京在数字建设上将重点推进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它会为中小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支付手段和平台。二是推动要素市场的建立,在北京建立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展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数字化建设时,他说,数字生产要素在区域的流动,可以把区域各自优势发挥出来,比如北京数字产业、河北产业数字化、天津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另外,围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的蓬勃发展,区域的经济活动会更加繁荣。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和共享成果,京津冀的企业和市民将充分享受到。
宋宇
发展旅游产业要注重实现文化赋能
“十四五”期间,备受市民关注的首都文旅事业将如何发展?在记者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首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宋宇提出了建议。他说,发展旅游产业要注重实现文化的赋能。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
他举例说,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强烈的带动性。它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文娱项目,产生了文旅相合的商业效益。它还将带动周边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宋宇说,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每年有2亿左右的京外游客、几百万的境外游客到北京旅游,如何让他们了解和喜欢北京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这就需要对旅游产业进行文化赋能。
“另外,北京每年有很多的商务会议、会议会展、节庆活动,这些看似是商务活动,实际也是文化旅游的内容之一。我们要探讨在这些活动中实现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把文化带出去。”宋宇说。
朱碧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北京要发挥4个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发展也面临了日趋复杂的环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北京市的经济该如何发展?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碧新认为,北京在经济发展上有4个优势。
北京有非常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特别是有很多中央单位、中央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在全球领先。北京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禀赋,把科技创新这个重点抓好抓实。针对目前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些重点关键环节,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充分调动研发单位的积极性。
此外要发展好高端制造业,在传统的制造业疏解以后,大力发展新的高端制造业。利用北京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完善、数字化人才比较丰厚的基础,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实现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高端的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同时用数字化引领,实现高精尖产业的发展,这方面也是北京的资源禀赋。北京在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精密仪器、高端医疗设备、卫生、航天等行业有优势,应加大布局,发挥出来。
朱碧新表示,北京还应加快高端服务业的培育,把北京的旅游作为基点,让全球的人或者全国到北京来的人实现比较大的消费。
新京报记者张璐应悦
新闻推荐
2019年5月28日,从永定门外北望北京中轴线。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中轴线申遗摘录: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