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缝制”出月面国旗 八年辛苦终有人识
当嫦娥五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成功展开时,人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月面国旗展示系统首次在月面成功展示。为了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刻,华茂集团已经等了八年。
2012年下半年,华茂集团接到制作月面国旗这项光荣而又十分特殊的任务。
在纺织业界,华茂名气不小。可是制作月面国旗,这可不同于一般的衣服缝制。接到任务后,华茂集团将其命名为“华茂一号工程”,迅速与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科研攻关团队,开始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关辉是华茂集团纺织染整研究院院长,对于这个“一号工程”,关辉成为主要参与者之一。面对挑战,关辉领着团队开始了技术攻关,“为制作月面国旗相关工艺设备,我们已申获15项专利。”关辉说。
由于月球表面电磁辐射强,环境恶劣,温差可达正负150摄氏度,这就决定了普通五星红旗在月球上无法使用。针对高低温交变、真空及强紫外辐射等特殊环境要求,科研团队在国旗选材、生产及品控上,攻克了纤维选用、生产工艺、加工制作等重重难关。通过热匹配性、耐高低温、防静电、防月球尘埃等物理试验,最终选用两种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五星红旗能够在月面极端环境、长时间条件下的性能稳定,做到不褪色、不变形。
“月面国旗制作室”设在华茂集团一个分厂里,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间里,静静放着的是制造月面国旗最后工序的材料和机器设备。
对于满屋子里的设备、材料种类、仪器型号、实验数据,参与国旗制作的工作人员都能如数家珍般讲出一堆故事来。不过,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办法给出准确答案,那就是,试验做了多少次?
“记不清了。”所有人的“标准答案”如出一辙。
纺纱、制造、印染、切割、缝纫、网印,几道大的工序中又包含了很多种小的工序,每一道大工序都是尽全厂之力完成的。仅国旗鲜艳的红色,月面国旗制作室负责人朱杰就调制了无数次。为使得染料的比例得当,呈现最好状态,连染料称重都要经过专用的试管和透明袋测量盛装,一次调制需要半天的时间。
“八年辛苦谁人知!”在嫦娥五号成功地在月球展开五星红旗后,在回看这些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一堆材料时,有人突然说了一句。华茂纺织染整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胡胜伢说:“这才是我们的骄傲。”
“这次月面国旗制造任务对我们的产品质量是一次肯定,也是一次大考。”华茂集团董事长倪俊龙说。
在纺纱、织布、染色、缝纫等“一条龙”生产过程中,华茂人依靠严格的品质管控技术,满足了近于苛刻的质量要求,采用特殊生产工艺技术,攻克了纺纱生产难关。针对纤维上色率低,攻关团队发明了适应高低温上染的工艺方法,解决了鲜艳度、黏性、缝纫平整度等技术难题。
“月面国旗的背后是无数个工匠和专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样的工匠精神,我们一直在坚守。”华茂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春西如是说。
新闻推荐
车民小学女子足球队在训练。本报记者李丰摄考试成绩、升学率……这是许多中小学校长最关心的事,但在贵州省榕江县车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