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创新清欠模式 让劳动者劳有所得 关键字:所得,劳动者,模式

陕西工人报 2021-01-18 06:20 大字

日前,江苏泰州一外卖员以极端方式讨薪,相关视频在网络热传。令人唏嘘的是,该外卖员被附近群众救下后,拒绝前往医院治疗,“我连命都不要了,无所谓,我要我的血汗钱。”

我们同情该外卖员的遭遇,但绝不认同这种极端的维权方式。不过,这个案例也提醒有关部门,尽管讨薪维权是一个老话题,但也有一些新情况值得重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讨薪群体似乎以建筑行业的劳动者为主。以前有不少农民工为顺利拿到劳动报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工资保证金等制度日益完善,传统行业劳动者讨薪问题有所缓解。

但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外卖员、快递员等新职业不断涌现,迅速吸纳了大量就业者。与这些群体有关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此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新职业群体的雇佣关系、工资计算及支付模式等不同以往,加之一些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制度保障可能也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劳动者遭遇欠薪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清欠出现新难点,亟待治理产生新模式。相关部门在继续关注、解决传统行业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新职业群体遇到的欠薪难题,创新清欠模式,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劳有所得。

□陆华东

新闻推荐

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贵州共享开放政府数据

本报讯(记者李丰)《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正式施行。《条例》从政府数据管理、政府数据共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