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一部江南文人史的别样书写 读赵柏田《岩中花树》米丽宏

江淮晨报 2021-01-16 04:35 大字

冬夜,窗外月华如霰,窗内一灯寂寂,读赵柏田的《岩中花树》,读出了张岱笔下僧观“金山夜戏”的那种梦幻感。葳蕤、恣肆、蓬勃如南方植物般的行文,一缕缕缠绕思绪,也勾画出一局局庭院深深、回廊曲径的夜游华宴。

书中写数位江南文化精英,他们生活的明中叶至清康乾时期,正是中国历史由衰至乱、而乱而治、充满剧烈变动的世代。社会的激变使得文人们如风中转蓬,在趔趄扑滚中呈现不同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肖像。这些于动荡年代里敏锐嗅到文化溃颓气息的精英们,无不以营造精微、典雅的个人世界,来顽强地保持心灵的自由与高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他们是贫瘠时代的山岩中长出的一树树好花,是精神之花,也是人格之花。

《岩中花树》的书名与文章名,皆源自王阳明《传习录》中一段公案。深山山岩中,竟然寂寞地开着一树灿烂繁花,对于王阳明来说,这花树恰恰是他自己的比拟,那荒凉坚硬的山岩,则是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象征。

那是一个盛行焚香、品茗、营造、戏曲、房中术、浸染了精致的文人趣味的时代,对于这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肖像,赵柏田用了大量细节去呈现,而不是冷硬干巴地以理论诠释。在沉浸式的把握与创造中,他找寻到了幻想与事实、历史与虚构的广漠空间地带;于是,引入场景,强化冲突,更多了一些人物内心的观照,使得一些篇幅,既具小说的丰茂生动,又有历史的事实资证。如《岩中花树》篇中,王阳明在他笔下不只是十六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仕途不如意的官员、二流诗人、道德典范和坚定的行动主义者,更是跟我们一样,渴望友谊、希望不朽、爱吃祖母做的甜食,也同我们一样梦想、思考、用没有恶意的嘲讽语气与朋友说话、衰老并死亡的有血有肉的人。

而张苍水对死亡仪式的渴望,黄宗羲为书籍的一生,全祖望在北京与扬州这两座城池之间的精神徘徊,章学诚的漫游和失败,汪辉祖走县过府的师爷生涯……故纸堆中每一个干枯的背影,在他笔下都饱满鲜活,以多姿多彩的生命姿态,行走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时空。读来只觉三百年恍如昨日,黄宗羲就是中山西路那个擦肩而过的苍颜老者;而王阳明似乎在一直诉说着曾经的心灵往事、内心的纠葛与苦闷、精神的挣扎与超脱……

书写到这个层面,本已完满;而这绝不是赵柏田浅尝辄止的书写初衷,他自述这本书的写作缘起:“起自对历史与叙事的双重热情”,那是文本创新的野心;“起自爱与孤独”,那是对先贤的体恤、传承与致敬;“起自对一种风格的迷恋”,我想,所指或许就是暗流般存在于当代生活河道中的一脉精神幽香吧?

因此,我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历史人物“活”的质感,也不仅仅是作者作为江南同乡的情感偏爱。他描绘的,是那种超越于地理学与年代之上的文脉和精神,是那种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磨洗,最终淘尽黄沙、呈现出的善恶美丑的灵魂。

新闻推荐

中医药全面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本报讯日前,在“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河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