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新 年 絮 语

阿坝日报 2021-01-08 09:36 大字

■宋扬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天一天,倏忽间,又是新春换旧年。站在年的门口回首,那些人、那些事,让人感慨万端。

昨天,家族微信群里,侄儿发出报喜信息,说添了新丁,是一个八斤重的男孩。一个月前,侄儿的爷爷——我的伯父撒手人寰。伯父精神矍铄,有一把好手劲,我们几个不服气的晚辈常被他捏得嗷嗷叫。伯父的生命终结于一次意外事故,他没能看到重孙的诞生。

突然逝去与静静新生,家族微信群的氛围混杂了悲戚与喜悦。我想起宗璞《紫藤萝瀑布》里的那句话——“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能做的,大概只能像宗璞一样,让时光渐渐消解失去的悲哀,然后,以期待的目光迎接新的未来。

几兄弟中,我年龄稍小,几个堂哥嫂打趣我,说这日子过得真快啊,仿佛我还是当年那个天天滚铁环、玩泥巴的弟娃儿,一下子就“升了级,当了爷爷”。我陡然体会到了别人口中说的“人到中年”四个字的份量。在家,父母已老,子未成年;在单位,上有领导,下带新人,中年人的肩上扛着一副卸不下的重担。

岳父病逝后,我们把岳母接到城里住过一段时间。嫌弃城里住不惯,岳母坚持回了乡下老宅。这一次,老毛病又找上了她,且到了非动手术不可的地步。手术不算大,但动刀的事,总让人揪心。妻弟请到假,上周三动手术,我和妻愣是拖到周六才抽出空赶回老家的县人民医院。岳母躺在病床上:“回来啦,看把你们累得……”岳母微笑看着我们,我却禁不住潸然泪下——岳母理解我们请假不容易,她的宽慰,更让我们愧疚不安。

一头是教室里睁大求知双眼的学生,一头是病床上望眼欲穿的岳母。这一年,在疫情前,多少人陷入与我相似的两难。还记得那个登上去武汉的救护车,隔着汽车玻璃朝儿子挥手的护士;还记得那位在高铁餐车上打盹儿,不久后投入一线战斗的八旬老汉……

好长一段时间,疫情让我不能去学校上班。上网课之余,我把时间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文字世界。这一年,我陆续在几家纯文学期刊和上百家报纸发表了文学作品,我以自己上网课为素材创作的《十八线主播炼成记》发表于国家级纯文学期刊,并被多家报刊转载。真实生活的记录,让人们看到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战线上的抗疫行动。后来,最艰难的日子总算挺过去了,学校复了课,我不用再担心网络不畅,不用再担心学生开小差。

摆渡学生,也摆渡自己。我乐于把自己的小文与学生们分享。学生们也对作品表示出极大兴趣。在我身先士卒的引领下,有几个孩子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我把孩子们的作品打磨后投给报刊,偶尔发出一次,孩子们欢呼雀跃。我和孩子们都在文学中找到了快乐。

在年的门口回首,一些亲人,一些往事,一份责任,一种情怀让人牵挂感怀。未来正在来的路上,2021年,我愿岳母不再承受伤病的折磨;我愿家族的新生命茁壮成长;我愿和孩子们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共同进步;我愿我的同事们在彻底消除疫情的战斗中保护好自己,岁月静好。

办公室外,银杏树早已只剩光秃秃的枝干,但我知道,三月的春风还会唤醒他们。无论悲戚或喜悦,时光总要带我们跨过年的门口。

生命的长河无止境。史铁生说,人生是一条河,一次次相信,船不是目的,河不是目的,目的是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漂泊……

新闻推荐

“不婚女”为何多

外媒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