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龙
□北塔
千百年来,亿万中国人从童蒙时代起就知道“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受这个成语的决定性、全息性影响,人们都认为叶公这个人的形象不咋的,慕虚而惧真。
近读叶树奇先生的皇皇新著、影视剧本《楚天风云录》,敬服于作者对剧中主人公叶公形象的修正或者说反正。原来叶公沈诸梁是楚国的中兴重臣,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水利家,堪称“圣人”。对我来说,可能对于广大的中国读者来说,《楚天风云录》最大的意义就是颠覆了或者说平反了叶公的形象。
关于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叶树奇先生在全书第四十一集中写道:叶公好龙里边其实没有龙,叶公衙署内两边墙上没有挂着龙的图画,而是两幅水利灌溉图,一幅是“叶县方城农田水系图”,另一幅是“叶县方城水利清淤进度总览图”。第一个把这两幅图错看成“群龙共舞图”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孔子让子路给自己造访叶县打前站,并了解叶公之所好。子路一向办事态度草率,他没有走近细览那两幅图,粗看而导致错看,断定叶公好龙,并向孔子汇报。据说,孔子还打造了金龙一条作为见面礼献给叶公。叶公亲自带着孔子他们观看水利图,亲口否认他好龙之传闻。
我发现,叶先生这样的辩解文字来自《叶氏谱牒·始祖诸梁公传略》中所记载的传说。但这样的传说其实不攻自破。因为孔子于公元前489年“自蔡入叶”,在那之前,无比困顿。《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道:蔡国当局“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师徒“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他们那阵子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打造金龙送礼?!
这个被叶氏后裔宁信其有并广为传播的传说是牵强附会和“向壁”虚构的。叶公的确治水有功,但直接用此功去解构他不堪的“好龙”形象,恐怕是动机良善的一厢情愿。因为叶先生的“反驳”显得有点单薄,只说墙画里没有龙。这个成语故事并没有说到墙画里的龙,而是说“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钩”指“服饰上尤其是腰带上的钩子”;“凿”与“爵”迭韵通假,是指一种酒器;“屋室雕文”指的是梁栋屋檐乃至屋脊上的雕刻艺术作品,并不指向墙画。因此,叶氏族人试图用驳倒墙画有龙的方式来否定叶公好龙,说叶公并不喜欢龙,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
我倾向于认为,叶公真的好(非常喜欢)龙,而且他喜欢的是真龙,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真龙的情况下,他喜欢真龙的各种艺术形象。在他看来,那些是真龙的化身。
那么,为什么这个成语说叶公好的是假龙而不是真龙?
笔者以为,这跟这个成语的始作俑者的用意有关。其始作俑者是孔子或孔子的弟子,或师徒合谋,把叶公面前的龙分为真和假,然后说他喜欢假龙,害怕真龙。
叶公是楚人,传统的楚人崇拜的是凤,而不是龙。龙是中原人崇拜的图腾,中原人同时崇拜凤,当然龙比凤还是要高贵一些。因此,楚狂人接舆把鲁圣人孔子比作凤,而北方人孔子把南方人老子比作龙。
叶公所在的叶县与中原的陈国和蔡国等交界,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况且,叶公本身思想比较开放,并不固守南方思维,他善于而且乐于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中原的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他所用。
大家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完全失败,也就是说在叶县也没能够留下来,为什么呢?因为他和叶公的治国理念,尤其是社会治理的观念,有非常大的分歧。《论语·子路第十三》记载了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孔子是以孝为第一,以家庭伦理为中心;而叶公以法为第一,以社会伦理为中心。我觉得叶公更具有现代意识,就是说我们不能用伦理来代替法制,更不能用家庭伦理来代替公共法理,这是叶公超越且不能苟同于孔子的地方。因为两人之间在治理理念上有如此重大的差异,叶公就没有恭请孔子留下来帮他治理,而是恭送了事。
孔子及其弟子认为孔子是真龙,结果叶公不承认他是龙,而且以礼貌的方式拒绝了他的投靠。孔子他们当然很生气,于是就想方设词来贬损叶公,于是有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之前是没有的。
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这个成语故事的史料是《申子》一书里的记述:“子张见哀公,七日不见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百舍重研来见,七日而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居室雕文以象龙。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而见君,七日而不礼,君非好士也。’子张以告夫子。子曰:‘彼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有人说,是申不害编造这个成语故事诋毁叶公,其实他只是记录者;真正的始作俑者是孔子的弟子子张。
子张复姓“颛孙”,名“师”,子张是他的字。他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是孔子最年轻也是最晚收的弟子之一。他是陈国人,是孔子厄于陈时所收。他特别崇拜孔子,简直把孔子奉若天神。他喜欢问政,且有从政之心。当叶公婉拒孔子后,他可能比孔子还失落,他的反应也比孔子其他弟子更激烈。加上他的性格偏激,乃师所谓“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行过激,乃师所谓“师也过”。当他的希望落空,他就特别怨恨叶公,他恨叶公徒有爱才惜才之名,有眼不识孔子这条真龙;于是编造了这个叶公好假龙的故事。
子张编造这个故事的时间大概就在孔子他们在叶县的时候,或者刚刚离开叶县回到陈、蔡的时候;因此,这个故事首先流传的地点是在河南的叶县、淮阳县(陈国所在地)和上蔡县(蔡国所在地)等地,也因此,最早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之一是离得不远的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的申不害。
新闻推荐
记者|卢奕贝编辑|昝慧昉一条视频,让罗森便利店在新年伊始因负面原因冲上了微博热搜。捡起掉在地上的关东煮,用水简单冲一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