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从“穷尾岭”到“富美岭”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1-03 01:46 大字

美岭,位于福建省永春、安溪两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西麓,距离永春县城有100多公里。在闽南语中,美是“尾”的谐音,当地人原来叫它尾岭,因为它偏远到仿佛藏在了群山的尽头处。

40年前,这里是地无三分平、贫困闻远近的山疙瘩。如今,美岭的名字飞出了山沟沟,从“穷尾岭”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美岭”。

下午4时,美岭集团保安苏丁山和同事交接完工作,走向500米外的一栋小洋房。他略带骄傲地告诉记者:“这里就是我的家。”

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他,见证了这座山村的脱贫历程。

“穷尾岭”建起了工厂

苏丁山名字里的“丁山”,就是他长大的地方。丁山距离村部有3公里距离,一趟得走上1个小时。苏丁山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没有灯,一家11口人挤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靠松火照明。散落在山上的几片梯田,平均一块只能种上几行稻子,这就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粮袋子”。

当时,周边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宁吃咸竹笋,不嫁尾岭人。”曾经,苏丁山一家穷得连盐巴都得省着吃。如今,苏丁山住的小洋房共3层,每层120平方米,由他和哥哥共有,是村里实施“造福工程”时建起来的。

1998年,苏丁山一家和20多户散居在山里的村民一起从山上搬到了村中心,他们收到了村党委送来的3万元建房补贴和5000元装修补助。

同样是在这一年,苏丁山初中毕业,决定去村办企业美岭火电厂当学徒,面试他的是村党支部书记苏清泉。

那些年,苏清泉和父亲老书记苏新添提出了“要发展,办工厂”的设想,利用当地的木材、煤矿等资源,建胶合板厂、锯材厂、纸箱厂……

厂子大了,工人多了,偏远的美岭也就逐渐富裕起来了。随着集体经济的兴旺,美岭村办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超过30多亿元的美岭集团。

越来越多人心中的“美岭”

吃完晚饭,苏丁山喜欢到村部附近散步,他笑着说:“村办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影响美岭的美丽。”

为了让美岭继续美下去,美岭集团投入2.5亿元用于收集工业废弃物制作环保砖;投入1亿多元将尾矿渣转化为新型环保装修材料;投入6000多万元将石粉、铅锌尾矿、煤矸石和陶瓷片等废弃物用于水泥生产,实现每年140多万吨废料的循环利用,让山岭里的工厂更绿、更美、更环保。

村里还请来专家,对美丽乡村进行统一规划,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起了工人俱乐部、美岭剧场、美岭宾馆、休闲广场、商贸市场。

这个原本不到500人的小村庄,如今超过5000人在这里就业安家。“在美岭,只要是同一工种,本地人领3000元,外地人也领3000元;不管是不是本村村民,只要是具备入股条件的企业技术骨干、高层管理人员都能入股,一视同仁。”苏丁山说,公平成为美岭招才引才留住人才的秘诀。

为帮助周边村镇致富,美岭村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拓宽、硬化连接一都镇到横口乡的38公里公路,促进了沿途村镇的经济发展。三岭村、苏合村现在每年村集体收入达上百万元;仙友村旧貌换新颜,已完成新村改造;玉三村的造福工程也已完成;黄沙村、龙卿村的茶叶基地村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500元……在美岭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山岭里的村庄也干起了村办经济,走上了集体富裕的道路,成了“新美岭”。

富的不只是“口袋”

“村里设立了教育奖金,每年村企收入的10%投入教育事业,还设立了奖学金,成绩优异的孩子考高中、上大学不仅不花钱,甚至还能赚钱。”苏丁山告诉记者,美岭中学已经成为村里教育扶贫的一张名片,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不比镇上的公立中学差。

2000年,美岭村在地势偏僻的深山峡谷中推山平谷,建起了花园式学校,并通过提供免费教师公寓等方式,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超过2500人。

苏丁山感叹,家门口有这么好的学校,孩子再也不用受自己小时候受过的苦,不用和自己一样背着书包走到百十里外的县城求学。

这几年,苏丁山兄弟的月工资收入从刚工作时的800元涨到了8000元,美岭集团还为包括他们在内的企业职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在当地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取1500~2000元的养老金。

“不再焦虑、不再忧愁。”苏丁山笑着说,这就是自己的“脱贫后生活”。

新闻推荐

人老就会睡不好?

“并不是所有睡眠障碍都会进展为精神类疾病,有的只是单纯的睡眠障碍,但需重视,睡眠障碍通常是焦虑与抑郁的预警信号。”广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