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家岭探索” 金家岭街道推行双重报到机制、梳理优化网格管理,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
半岛全媒体记者高晓飞
在今年的金家岭街道基层社会治理中,创新一词高频出现。探索“三级办理”机制,解群租房治理之困扰;推行双重报到机制,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之下,基层社会治理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个为民之举、一幅幅和谐画面向我们生动展现了怡居金家岭的新时代面貌。
创新路径,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
群租房现象是社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由“群租”带来的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噪音扰民、环境卫生等问题,也成了多年来居民群众投诉的“热点”。
今年夏天,辖区一小区居民举报群租房扰民。社区工作人员立刻上门调查,发现这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屋内住着至少15人,他们都是附近一家饭店的厨师和服务员,他们每天晚上9时以后才下班,楼下老人不堪其扰。
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首先找到老人核实情况,随后找到了饭店负责人。经过沟通,双方不仅化解了矛盾,还处成了好邻里。
堵不如疏。今年街道探索“三级办理”的机制,另外,按照“依法依规、属地为主、行业联动、联合整治”的原则,组织社区网格员对辖区“群租房”开展摸排,建立完善一户一档的群租房基础台账,做到房屋底数清、房屋结构清、居住人员清。
这只是金家岭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街道推行“管区吹哨、街道部门报到”和“街道吹哨、区直部门报到”双重报到机制,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提高治理水平。
三剂药方,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如何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效?金家岭街道通过优化网格治理、四级组织架构、拓宽诉求渠道三剂药方,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近期,居民史女士向石岭路社区网格员刘玲玲和张秋玲反映:楼上住户“野蛮装修”噪音扰民。得知这一情况后,网格员立即赶往现场,从邻里关系的维护角度出发进行沟通。经协调,楼上承诺施工避开休息时间,避免噪音过大。在金家岭街道,共有200多名网格员,他们深耕小网格,怀揣热情之心,倾听居民心声,将问题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写出小区治理大文章。
另外,街道依托网格,对楼栋、商户网格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摸排,建立台账,确保责任到格、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
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上,街道按照全区“三建联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总体部署,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完善街道“一核统领、一网统筹、一格统办”的社会治理工作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构建治理平台,在街道现有机构设置条件下,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大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组织体系,夯实治理根基,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管区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四级组织架构,让党的组织阵地延伸到网格,实现组织体系覆盖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促进多网融合,强化治理能力,改变目前“各管各摊、各行其是”的“单兵作战”工作方式,推进多网融合、一网统筹、一格多员、全员参与的模式。健全自治体系,激发治理活力,通过议事协调、纠纷调处等机制,协调解决各类居民问题,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办”“群众办法解决群众问题”。
推进“三我”活动持续开展。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优化办件工作流程,建章立制,实现工单办理追溯核查机制,提高办件效能,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
从优化网格治理,到建立四级组织架构,再到规范“三我”民生主题活动工作流程,一系列基层社会自治经验和做法,正在金家岭街道生根开花结果。
共享共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软硬实力”
在今年的金家岭街道基层治理中,有一个新鲜事儿,那就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街道借此深化软实力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街道结合区域化党建工作部署,与心理咨询专业服务机构共建,根据不同时段特点,录制讲座,通过融媒体平台进行推送,扩大受众面。面向全体网格员和相关社区干部,开展专题讲座,缓解社区工作人员压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沟通群众能力。在街道和5个管区各设立1处心理咨询室,并按要求配备专业装备设备。
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度和社会参与度,营造全民参与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金家岭街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健全完善线索移交、办理、反馈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联动长效的工作合力。开展扫黑除恶案件线索核查“回头看”“六清”及回溯核查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对中央、省、市级督办交办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均已完成核查并形成核查报告提交,做到一案一卷,台账完善。
新闻推荐
近日,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一件带有“光和三年造”(180年)题记的圆形石制器物,该器物使得白草坡东汉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