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傅聪:收信人去了远方

澎湃新闻 2020-12-29 10:41 大字

因感染新冠病毒,被称为“钢琴诗人”的钢琴家傅聪,于12月28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傅聪年轻时曾说,“我离开艺术就没法活下来”,傅聪的一生,如他所愿,果然是与艺术紧紧相偎在一起的。

傅聪80岁的时候,在杭州有过一场演出,以往观众落座后由椅子、窃窃私语、咳嗽声等构成的纷杂“噪音”,在那场演出中没有出现。

傅聪像一只猎豹,冷峻的眼神扫视台下,发出声音的人慌乱起来,两个没找到座位的观众“吓得直接坐在了台阶上”,一个小姑娘不小心咳嗽了一声,马上用手捂住了嘴巴……人们将这一罕见场景,形容为“大师的气场。”

傅聪演出时,是“出了名脾气坏”的人,哪怕有拍照的声音传入耳朵,也会惹他不快,会中断演奏抗议,甚至罢演,2002年的一场“罢演风波”,曾引发一轮关于“我们离文明观众还有多远”的媒体讨论。

有人认为傅聪对演出环境的苛刻要求,是“精神贵族”的追求,是对艺术的极致尊重,唯有如此,傅聪作为“领路人”,才能把观众带入令人着迷的音乐世界,让人在音乐中,遇到宛若真实存在的肖邦、莫扎特、贝多芬……

傅聪,是这些大师“音乐遗产”的完美继承人之一,通过傅聪在琴键上翻飞的手指,人们仿佛还可以与永远的经典建立现实的联系。

在艺术层面上,众多世界级的钢琴大师塑造了傅聪;而在性格与人生态度上,来自父亲傅雷的影响,无处不在,虽然自1958年傅聪去往英国之后,与父亲再也没见过面,但来自父亲12年间的数百封信,一直是傅聪精神世界的“风向标”,这些信,就是著名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对中国几代读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少人是通过《傅雷家书》知道了傅聪。绝大多数人没听过傅聪的现场演出,但他们或多或少都读过《傅雷家书》,并且借鉴这本书里的观点,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作为《傅雷家书》的唯一收信人,傅聪并不是这本书的编辑者,该书是由傅聪的弟弟傅敏整理出版的。早期的版本,一直是傅雷一个人的独白,直到后期,才逐渐加了傅聪的回信。

在《傅雷家书》中,有人读到了爱,有人认识到父亲教诲的重要性,也有人读到了隔阂……这都很正常,因为傅雷与傅聪之间所呈现的,是最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月台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这是傅聪远赴波兰留学时父亲给他的信中的一句,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年代,父亲可以用此口吻给儿子写信,足以扯平一个父亲的严厉形象。

傅聪的新朋友见到他,总想让他谈谈《傅雷家书》背后的故事,傅聪会说,总是谈这个话题,好像他总也长不大,实际上,作为老人,“我离开《傅雷家书》已经很久了……”

如今,收信人去远方,与写信人团聚。或许在另一个世界,父亲仍会在楼上写字,儿子在楼下弹琴,父亲仍然会聆听孩子的琴声,只是这次,他不会再弹错音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上海城市“微更新”拓展市民游客共享新空间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真如·高陵集市,前身是一处批发加零售菜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后,集市装修凸显海派文化,人们可以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