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近现代中国图书的宏观脉络 读薛冰《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
谈及版本,人们普遍认可的,似乎是古籍版本,而薛冰之《书事》,则视角独异,专谈中国图书出版的“近现代版本”。
薛冰在该书的“序”中写道:“笔者尝试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图景。力图从实例出发,说清楚近现代时期,大致产生了哪些版本形态,各有什么特征,与此前后的同类版本有什么联系和差异,在鉴赏、评判时应掌握什么标准,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这段文字,实在是太过重要,他为《书事》一书,提供了一个内容的基本框架,和结构的基本框架,还有方法论的指导。
内容:版本学的基本概念、近现代图书版本的总体状态,及其沿革变迁;结构:“基本概念为经,图书实证为纬”;方法:主要是比较、鉴赏、评价。基于此,薛冰在全书的第一部分对传统版本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称谓,一一作了梳理。例如:手稿本、雕版本、写刻本、重刻本、影刻本、木活字本……
而全书的重点,则在于阐述近现代版本。如,由西方引进的石印本、珂罗版印本;随着摄影技术的诞生,由此而形成的摄影、晒蓝与复印;影印本、影印插图本;最为简陋的油印本、土纸本;以及发展至今,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机刻等。
我们知道,每一项新成果的诞生,都是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一种图书新版本的出现,亦不例外。所以,薛冰在阐述一种新版本时,就很注重“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的展示,从而为某一新版本,提供社会背景支撑或技术支撑,也给读者提供一个理解某一版本的宏观视野。
例如,“土纸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出现,而集中出现,却是在1941至1945年间,而且多出现在红色革命根据地,所以,土纸本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土纸红色文献的革命文物意义、特定的社会背景,成为“土纸本”产生的重要原因。再如,柯罗本,是从西方引进的一种印刷技术,在现代中国,一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薛冰在介绍珂罗版印本的时候,就用了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珂罗版印刷的基本原理、优点和缺点等等。介绍影印技术,介绍激光照排技术,亦是如此。
版本之间,总会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继承关系,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在比较中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对于读者的阅读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薛冰对多种版本,都进行了横向比较。石印本,是石印而成的,而石印,是由西方传入的现代印刷技术,曾经在我国现代印刷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它的优点是“技术易于掌握,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利润高”。那么,石印本,和铅印本或者雕版本,有什么区别呢?薛冰写到:“铅印本和雕版本一样,属于凸版印刷,即版面上的文图是凸出于版片之上的,所以,印成后的纸页正背两面,都能感到压印的痕迹;而石印属于平版印刷,也就是文图与空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不会产生压印痕。这是辨别二者的一个重要依据。”简短的一段话,二者的区别了然。
书中所列图书,大多出自作者自己的收藏,如此一来,作者也就有条件作出较为充分的研究。研究深,理解也就透,说服力自然就更强。
对每一本实证图书,薛冰都有着明确的介绍思路,通常如下:板框的高度和宽度,是否边栏、界栏,版心是白口还是黑口,鱼尾是单鱼尾还是双鱼尾,书名、卷次、页数标记位置,刻书者的名称等等。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很便于读者迅速理解、接受。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介绍版本的同时,还介绍所引用“实证书”的收藏承递关系,以及该“实证书”的文化意义。例如,在介绍木活字印刷本时,薛冰引用的“实证书”是《抚郡农产考略》,他不仅以其书影,印证木活字版的印刷情况,还顺便引出了由《抚郡农产考略》得到的社会启示:当时的知府何刚德,是如何重视农业,以及为重视农业而办农校的故事。类似这样的情况,尚有多多,如此,既丰富了本书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作为一本以介绍“近现代版本”为重点的图书,作者还介绍了与版本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如:装订种种、书籍的开本、丛书零种、版权情况、书籍装潢、藏书印等等。可谓与主体内容,相辅相成。
作者说:“本书试图还版本学以实践学问的本相,希望它能够成为一种普及性的具有直接参考意义的工具书。”该书,对于初学者,可作“入门”;而对于识者,自是常识。但不管怎样,其“参考意义”,都是不容置疑的。
《书事:近现代版本杂谈》 薛冰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 路来森
新闻推荐
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