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匠+能人+企业 广东新农村展现脱贫发展新样貌
阅读提示
自广东启动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程以来,各村发挥“农民工匠”、能人乡贤、企业入驻等资源优势,一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岭南特色鲜明的新农村逐渐发展形成。
进入12月,冬季的冷风已经降临岭南,但广东省河源市黄塘镇腊石村并没有丝毫冬歇的迹象,一台挖掘机正在腊石河的河道上忙碌工作。
仅两年前,这条河的两岸有许多猪牛养殖围栏以及各种生活垃圾,但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模样。2018年,腊石村开启新农村建设,经过当地农民工匠的主动修缮,以及三清三拆、一河两岸美化工程的实施,腊石村已经脱胎为岭南山区的秀美之村。
事实上,类似腊石村的变化在广东省还有另外2000多个样本,它们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与腊石村一样的成绩。
“农民工匠”筑巢忙
腊石村位于黄塘镇西部,下辖14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据村党支部书记叶进科介绍,该村是一个人口大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至深圳、惠州等地从事建筑行业。“村民有从事建筑行业的传统,但大量的劳动力外流,村集体经济得不到发展,村内的环境整治也缺少人手。”
得到省、县、镇各级关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指导后,腊石村村民有了奔头和方向。“村里的农民工这么多,完全可以发挥建筑工匠的优势,用自己的技能建设自己村庄。”2018年4月,经过商议,腊石村决定充分挖掘村内“农民工匠”优势资源,把规划设计还给村民、把新农村建设交给村民。
说干就干,村理事会成员们纷纷活动起来,广泛动员返乡村民加入建设行列,筹措修缮资金。68岁的叶裕林就是其中一位。他原本是小学校长,在2017年被推选为村内的理事会会长。凭借在村内积累的声望和号召力,叶裕林组织了40多名本村“农民工匠”进行翻新工作。
“每个人都分工明确,有文化的做文书、出纳,有力气的去砌墙、粉刷,大家全都加入了进来。”据叶裕林介绍,这些“农民工匠”参与了古屋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在施工技艺、材料价格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一位村民表示:“以前都在为别人盖大楼,这次终于可以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满心欢喜,家里人也特别支持。”
如今,腊石村家家盖起了崭新的小楼房,重新修缮后的古屋呈现出新的岭南特色,腊石河岸也亮起了一排排霓虹灯带。
青年能人写新章
今年28岁的蔡娴菁虽然不会建筑工艺,却也把狮峰村村口100多亩莲花塘打理得井井有条。狮峰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归湖镇狮山脚下,自然风光良好。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缺少产业,吸引不了企业落户。村里青年多外出务工,乡村发展受到制约。
2017年8月,狮峰村委托广州地理研究所编制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开展村容环境整治行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
在狮峰村村民广场旁,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迎宾客栈,这是村内与民宿企业合作打造的乡风民宿。25岁的廖桂贤来到这家民宿,成为狮峰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青年力量。他说:“从今年1月份回乡到民宿工作以来,能明显感觉比在潮州做平面设计幸福很多,能亲眼看到家乡每天的新变化,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我的美丽家乡。”
蔡娴菁也是在此发展契机下相中了村口的白鹭湖。“3年前我嫁进村子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决定把白鹭湖从鱼塘变为莲花塘。”
在清明节前完成抽水、清理和播种,每到盛夏时节,连片的莲花就开满了白鹭湖,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参观。据蔡娴菁介绍,每年5至9月的旅游旺季,莲花塘日均接待游客数千人次。
除了门票收入,蔡娴菁还以自己的迎宾客栈美食店为基地,卖起了莲子产品。“白鹭湖每年要产1万斤莲子,请村民们摘回来后,我们会进行各种加工包装,直接现场提供给游客挑选。”
去年,蔡娴菁去东莞的莲子基地考察后,决定在今年冬季将水抽干种上油菜花。“这样,白鹭湖春天还能再吸引一批游客,前来观赏百亩油菜花田。”
万企搭桥建万村
谈及在家乡就业,46岁的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陂角村村民李大姐也有话说。2016年春沐源集团来到陂角村后,开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建立120亩田园综合体项目。李大姐所在的智慧温室引进荷兰种植技术,致力于种植无土栽培无农残、无重金属的绿色蔬菜。
李大姐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厂子里上班,想挣钱就要拼命加班。“如今在村子这么好的环境里工作,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这是把厂子开进了村子里呀。”
据春沐源高级副总裁周明毅介绍,集团对陂角村产业扶贫计划不仅包括产业用地流转租金,还招聘了大量村民,让他们进入农业工厂从事播种、采摘、包装等工作,进入绿地公园从事基础服务,进入旅游民宿从事管理服务等。“我们更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进入农业工厂的技术岗位,或进入中高端品质酒店从事管理等工作。”
陂角村开辟的新发展模式得益于广东省“万企帮万村”计划,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广东将动员组织1万家企业对接乡村,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的仙坑村客家文化也因这项计划焕发生机。仙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四角楼”“八角楼”旅游开发以及人才奖励补助等得到了万科集团的支持。企业还通过房屋改造和企业牵线,帮助仙坑村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研学旅游道路。
康禾镇副镇长肖龙表示:“企业资金的投入要和产业结合,才能帮助乡村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下一步,仙坑村还将深入发展茶叶、研学、旅游等产业链条,做好乡村发展成果的宣传。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蒋菡)在今天举办的北京市新闻发布会“城市副中心建设专场”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办主任王承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