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新基建“燃”了

甘肃经济日报 2020-12-16 01:14 大字

如果说2020年有哪些词甫一亮相就凝聚了各方的共识、激发了各地的投资热情,“新基建”当排在前列。

从产业界的初步酝酿,到今年4月的正式“官宣”,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应运而生的新基建,开足马力驶入了快车道。

几个数字,让人们一睹新基建的“燃”劲:

截至今年10月,中国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70万座,终端连接数超过1.8亿个;国家电网开发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充电桩超过103万个;推进智能制造、柔性定制,全国范围内“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

新基建之新,绝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数据和高深的术语上。在线教育不掉线,远程医疗更可靠,电子政务有了“智慧”大脑——大放异彩的各种“云”业态,其根源不在“云上”而在“脚下”,靠的正是各地扎实又澎湃的新基建项目。

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需要耗费大量钢材、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而新基建更多依靠先进设备、技术和智力型劳动的投入。比如大数据中心,是大数据时代的“万能粮仓”。一个10万平方米的大数据中心,运用远程智能监测,运维人员只需要二三十人。

从各地出台的新基建规划来看,精准的目标、务实的举措,让生产与生活的各方面都搭上了“新基建号”特快专列:

同一条生产线,上一个小时生产手机,下一个小时生产冰箱,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柔性定制,为传统制造带来无限可能。在海尔的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用户签名、选好图案后,经过柔性装配、检测打印等环节,一个带有签名、图标等“私人印记”的智能插头就能实现定制交付。流水线也能个性化,工业互联网正在变得触手可及。

新基建不仅用到新技术、催生新业态,还对制度创新这一“软基建”提出了新要求。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走老路,成为各方共识。

比如,数据流动要打破政府内部、行业之间的壁垒;新的设施设备要加大共建共享的力度;营商环境要持续改善,让社会资本放心、大胆地投入到新基建中——如何让新基建投资更有效率、创新更加协同,各地的治理能力正朝着新高度不断进发。

开新局、育新机。“燃”起来的新基建,流量不会止于一时,而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流”担当。

据新华社上海12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杭州一女童因狂犬病而脑死亡,其弟弟也曾被狗所伤但及时注射了疫苗

记者|原祎鸣编辑|许悦近日,网传的一份日期为11月26日的《杭州市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报》(以下简称为《公报》)引起了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