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以“时间银行”盘活身边爱心

皖北晨刊 2020-12-15 17:00 大字

□鲍南

高龄老人发出“陪医”需求,低龄老年志愿者“接单”上门,这样的温馨一幕在上海正变得愈发常见。而这背后,是“时间银行”的默默运行。

所谓“时间银行”,存储记录的是志愿者们对老年人的帮扶时间。如同存款一般,这些时间可以在志愿者本人有需要时“提取”,兑换其他志愿者的爱心帮助。通过“时间”的循环与积累,生活有余力的人被调动起来参与志愿服务,居家养老的人多了一份家门口的公益保障。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时间银行”模式不仅有助于降低社会综合养老成本,还能够促进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可谓多赢之举。

实际上,早在1998年,上海虹口区晋阳居委会就创立过“时间银行”,但在运行十余年后因为种种原因走向了“破产”。不在上海、南京等地新一轮的尝试中,政府部门开始扮演更重的角色,并融入现代技术解决机制问题。比如,上海开发出微信小程序,把琐碎的服务、考核进行量化;南京在市级层面铺开这一创新,形成了一张全城“通存通兑”网……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互联网时间银行”,既提高了服务效率,也增强这一模式的信用,使之具备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

当新一代“时间银行”在养老服务上发挥效用时,我们不妨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中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超过1.69亿人。但另一方面,每年真正从事志愿服务超过20小时的志愿者仅占总注册人员的20%左右,很多人的积极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这反映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的不尽如人意。在笔者看来,志愿服务既需要一股热情,也需要一种正向的反馈。而“时间银行”正是这样一种机制,帮助有志者把热心肠化为满足感、获得感,对相关部门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无启发。参考国外类似“时间银行”的例子,相关机构往往不仅限于提供养老服务,而是覆盖了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了国民发挥自身专长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在以“时间银行”助力养老的同时,我们不妨尝试扩大其适用范围,盘活更多社会资源。比如,组织社区中的文体爱好者教一教小朋友,在白领社群中开展技能互换,等等。

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只有以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护航,才能行稳致远。期盼“时间银行”成为撬动爱心的支点,激发形成向上向善、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

新闻推荐

一场疫情改变的人生选择

□魏来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大多数人最刻骨铭心的记忆。的确,这场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