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苦难,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又是一年“12·13”。第七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国行公祭,祀我殇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灾难历史的深刻反思,正成为国人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追求,化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传承守望互助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置了25个难民收容所,在此后南京的至暗时刻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
12月13日,《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主题展览拉开帷幕,其后人托马斯·拉贝传来视频寄语:“拉贝的家人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已持续了四代,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也亲身体验了中国的那句俗语——患难见真情。”今年3月中旬,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接到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医生托马斯·拉贝提请中方为他和他所在的医院提供几种急缺的抗疫药物。一场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动迅速打响。4月21日中方将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到了托马斯·拉贝手上。
“《拉贝日记》里的故事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记录了战争与屠杀的残酷,令人不寒而栗;另一方面,也证明人类应当对人性抱有信心、对和平抱有信心。”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负责人杨善友说。
永续和平追求
公祭日前,很多南京市民发现部分地铁站内多了一面“和平许愿墙”。人们纷纷驻足,郑重写下自己对和平的期许:“不要让橄榄枝从和平鸽的嘴中滑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祖国昌盛,世界和平”……声声呼唤,字字入心。
经历过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珍贵。近几年,南京秉持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在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和平主题活动。例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多次走向海外,幸存者及其遗属举办证人证言集会、和平交流活动,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已为80多个国家、3800多名学生提供和平学教学服务……这座曾经遭受浩劫的城市,如今因为和平而闪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也加入到传播和平的队伍中来。
“83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殷鉴不远,后人当自警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淀进取精神和昂扬斗志。”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13日晚,悠扬的小号《南京记忆》响彻祭场,一场为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的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