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马上评│他们不仅是“中国阿甘” 更需要社会的平视

澎湃新闻 2020-12-06 15:42 大字

12月5日央视《新闻周刊》报道了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的残疾人创业者、中国好人陆鸿的故事:这名纸制品厂的残疾人老板,带领着几十名残疾人员工,实现了企业年收入1000万元。面对镜头,陆鸿扭着僵直的脖子,口齿不清地讲出“我也有价值”“当老板真是太爽了”,笑容绽放,让人动容。陆鸿

陆鸿

其实,之前,陆鸿并不是寂寂无名之辈。他出生14个月就因为菌痢引起中毒性高烧,落下了终身残疾——手指脚趾严重变形,跛脚、歪嘴,连说话都很吃力。早在十多年前,当地媒体对他自强不息的事迹就有报道,并冠之以“吴江阿甘”的名号。后来,他就成了“中国阿甘”。

“吴江阿甘”也好,“中国阿甘”也罢,陆鸿就是他自己,一个出生在江南古镇,因意外而染上终身残疾却不甘沉沦的人。像陆鸿这样的残疾人,中国约有8500万,全球超10亿,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通常也被视为弱势群体。

不管是在白岩松的这档节目中,还是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有一个细节被反复提起。陆鸿职业中学毕业后,其他同学都进了工厂,唯独他因为残疾被工厂拒之门外。再到第二家工厂找工作时,门卫干脆把他当成是要饭的,向他的水杯里扔了一毛钱。

时值夏天,但陆鸿“身上还是感觉凉凉的”。这种“凉凉的”感觉,相信不少残疾人都不陌生。

陆鸿职高毕业求职被拒,摆过修车摊、开过开水店,一直到后来开影楼,再到开办如今的苏州市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成为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负责人,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励志”好故事。但是,还要看到,陆鸿之所以成为陆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的故事不可能大规模复制。即使在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普通人中,能够创业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也是少数,残疾人在创业方面显然要面临更多的坎坷。

其实,那些没有在聚光灯下,那些没有“阿甘”那样成功事迹的残疾人,也需要社会拿出更大的善意。之前,上海的“熊爪咖啡”成为现象级新闻事件,我们通过那只毛茸茸的“熊爪”感受到特殊群众向上的力量,那是一份凭本事吃饭、实现自我价值的小确幸,一份平淡中显得不平常的人间烟火气。

对中国8500万残疾人而言,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国家法律层面上对残疾人合法权益进行了保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实中,在就学、就业等方面,社会对残疾人和健全人要做到“一视同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消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歧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陆鸿身上最大的优点是,他并不把自己当做残疾人。他觉得自己能做事,对社会有用,“我并不觉得自己残疾”,可怕的是“自己认为自己残疾”。陆鸿为残疾人对抗社会偏见和结构性压力,作出了典范,希望大家能向残疾人个体、群体投射平视的目光,既不是俯视下的怜悯,也不是对做出成就的残疾人的一味仰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云南会泽多名小学生被野猴咬伤

12月5日,云南会泽县火红乡耳子山村有村民反映,最近有野生猴子出没,至少7名小学生和1名老人被咬伤。其中,受伤最严重的一名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