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喜鹊正步走

济南时报 2020-11-30 23:47 大字

□李绍增

初冬时节,新麦如茵。我们几个发小从老家马颊河北堤上下来,漫步走进一片嫩绿的田野。随着几声“喳喳喳”的叫声,七八只喜鹊像操练的士兵,踢着正步向我们走来。它们那紫黑的“礼服”、雪白的“衬衣”,在阳光下闪动着光亮;它们那雄赳赳气昂昂的英姿,是那样威武飒爽。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段沉淀了几十年的往事——

喜鹊走正步,还是我儿时发现的。

喜鹊属鸦科,喜欢在大树高枝上筑巢垒窝。而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连年的自然灾害早已掏空了集体的经济,生产队需要购买的化肥、农药、农具等生产资料,只能靠卖几棵高大的杨树、松树、樗树(臭椿)维持。没过几年,我们生产队的大树只剩下一棵两三丈高的杨树了。要不说喜鹊是非常可爱的留鸟(长住一个地域的鸟种),就是这般糟糕的生存环境,也不离不弃养育自己的家园,成群结伴来到这方圆几里仅有的一棵高枝上繁衍生息。远远望去,七八个“提篮”错落有致,挂满了枝丫,还真是一道风景。有一年春天,生产队的麦子急需施氨水(一种液体化肥),资金遇到了困难。庄稼人有言:“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几个队长一合计,扛起镐头、刀锯奔向大杨树。“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喜鹊悲怆和愤怒的叫声,吸引来我们一帮孩子看热闹。只听一声巨响,大杨树轰然倒下,七八窝喜鹊蛋,还有刚刚出壳的雏喜鹊滚落了一地。正在我们愣神的时候,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野狗,贪婪地奔向鹊窝。说时迟那时快,我伸手抓起一块砖头砸向野狗,大步跑过去捧起一只雏鹊转身奔家而去。

待到小喜鹊“大把抓”(老家土话,意为长满了羽翼),趁一个好天,我把小喜鹊放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可能是周围的麻雀看到院子里来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大家伙,很是好奇,纷纷飞过来和它嬉戏。这时我才发现,麻雀无论大小、老少,走路都是双脚一蹦一跳,看上去轻轻佻佻,一派小家子气。而喜鹊双脚交叉行进,跟人类一模一样,而且抬腿挺直有力、优雅大方,颇有大家风度。后来我又观察了留鸟中的野鸡、野鸽,它们虽然也交叉走路,但是走起来摇头晃脑,缺少气质,很难与喜鹊媲美,不招人爱。可惜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正步”这个词。

从那时起,我就喜欢看喜鹊,尤其喜欢看喜鹊走正步。那个年代,人们只注意解决粮食问题,敬畏自然、养护生态的意识低下,尤其是乡下日子过得穷困,一年到头闻不到几次肉味,许多人便把肉的想头指向了个头儿大、有些肉量的喜鹊。有用鼠夹子夹的,有用渔网罩的,还有用土枪打的,就连半大孩子也爬上树梢掏下喜鹊蛋煮煮吃,弄得本来被人们称为吉祥之鸟的喜鹊越来越少,偶尔见到一毛半只的,也是躲得人们远远的,哪还能看得见喜鹊正步走呢?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自家的自留地里锄玉米,忽然两只喜鹊飞落而至,顺着田埂边急切地觅食。这时的我欣喜如狂,急忙猫下腰欣赏起喜鹊的英姿来。看着看着,我似乎感觉到了两只喜鹊内心的惶恐,看它们走上几步就东张西望的样子,就知道是生怕有人伤害它。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时,突然传出一声土枪声,一只领头的喜鹊应声向上扑腾了两下,倒在了乱草中。这一幕,现在想来心里仍然疚疚地疼。

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人们尊重自然、建设生态的意识空前增强,昔日越来越少的喜鹊,家族越来越旺。到北京出差,坐在地铁上,抬眼就能望见两旁绿化树上喜鹊窝一个接一个;大明湖畔、趵突泉边、金牛公园里,随处可见悠闲的喜鹊觅食、散步;与我们小区相邻的省干部学院的大院内,更是喜鹊们的“打卡地”。过去藏匿于对面菠萝山中的喜鹊,争相到修竹茂木、草绿花红的院内安家落户,经常“喳喳喳喳”地呼唤来同类,来这里觅食、嬉戏、练步。一天傍晚的一幕,令我至今欣喜不已,只见小区里几个四五岁的孩子在草地上相互追逐,几只喜鹊夹杂在他(她)们之中,时而领跑,时而断后,时而绕圈,演绎出一幕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丽图景。

“喳——喳喳——”从远处传来一阵喜鹊的叫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我和发小们举目望去,一群喜鹊翩翩飞来,与先到的同伴组成一个方阵。只见一只个大体壮的喜鹊抖了抖翅膀,放开喉咙大叫一声,“喳,喳,喳”,喜鹊方阵像接受检阅的士兵听到“正步走”的口令一样,英姿飒爽地踢着正步,向着筑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标语的河堤前进、前进。在明媚的冬阳下,喜鹊方阵头正颈直、目不斜视,步伐是那样坚定,神态是那样自信……

新闻推荐

天桥东街街道开展预备党员集体谈话活动

11月27日下午,天桥东街街道开展预备党员集体谈话活动。天桥东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参加。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