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鲜为人知的文天祥“谢祭文” □冒建国

西安晚报 2020-11-29 01:33 大字

王炎午的《生祭文丞相》被历代诸多的文人志士称为“空前绝后,千古未闻”的旷世奇文!而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马少波先生创作的京剧《正气歌》,尤其是“生祭”一场,更是写得激越悲壮、催人泪下。不过,说到文天祥写给王炎午的“谢祭文”,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公元1275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兵大举南侵,进逼南宋首都临安。宋室江山,危在旦夕。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文天祥出任右丞相兼枢密史,举兵勤王,奋起抗元。南方数省的一些忠臣义士也纷纷举义,王炎午就是其中之一(王炎午,原名应梅,字鼎翁,号梅边,江西安福舟湖人。宋咸淳年间补太学上舍生,加入文天祥幕僚,早年曾与文天祥、赵青山同游,志趣相投,结成忘年之交)。他谒军门,喻丞相,投笔从戎,竭力助义,并变卖全部家产以充宋军军饷,成为文天祥并肩抗元作战的亲密战友。

由于寡不敌众,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省海丰县五坡岭兵败被俘,敌将威逼利诱,一再劝降,都被文天祥严词拒绝。次年十月,元军要把文天祥押往元朝大都(北京)。得知这个消息,王炎午深感文丞相此次北移,必定会经受更严峻的考验。他说:“天亡大宋,为子民之势不能生,文丞相是宋室重臣,更当以死殉国,为天地之间留正气。”于是,他挥泪撰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生祭文丞相文》。祭文写得慷慨悲壮,热血沸腾,赞美文天祥“功业巍巍,大节无愧”。王炎午与同邑名士刘尧举用大纸誊写数十份,字大如掌。从赣州至吉安,樟树、南昌、九江等地,张贴于驿站、码头、山墙、店壁的显目之处,希望文天祥能够看到。元军押送文天祥从广东进入江西赣州后,王炎午便一直跟随其后,由于元军看守森严,他一直难以靠近,更无法见上文天祥一面。于是,王炎午提前赶到南昌,在南昌赣江码头上贴了几份“生祭文”,并设祭坛,烧纸钱,冒着生命危险挡道祭奠文天祥。文天祥在南昌码头上岸后,终于看到了“生祭文”,他热血沸腾,大为感奋。虽然没有作者姓名,但文天祥细细揣摩祭文的内容、风格和字迹,他断定非王君莫属。文天祥说:“非王君无此伟业,非王君无此奇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元军的阻拦,文王二人还是没有见到面。到了北京以后,文天祥为了感谢战友王炎午以及家乡父老乡亲的信任与期望,在狱中做了这篇鲜为人知的三百多字的《谢王炎午生祭文》。

“头戴南冠,身移北地。前拥健儿,后围骁骑。三匝兵戈,以防不意。余自岩岩,浩然正气。宿露眠桑,随缘是寄。古驿长亭,倦行少憩。忽见鸿章,向余生祭。字大如掌,揭之高砌。到处见之,俾予详味。零丁洋畔。乍一读而伤神;惶恐滩头,经三复而陨涕。细思作者,知是何人。端研体气,必属王君。非王君无此伟业,非王君无此奇文。非王君莫能勉我赴沸汤而尽节,非王君莫能励我蹈白刃以安身!叠叠千言,洒尽啼鹃之血;洋洋百转,销余蜀魄之魂。义昭日月,气塞乾坤。药石投遥,良友无愧为敌友;覆亡莫救,罪臣岂得号忠臣。呜呼已矣,万事皆非!旧家燕子,将傍谁飞?余生何恋,视死如归。还斯正气,宇宙相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君祭余兮,余谢君文。成搔首语,高旻寸心。愿借风吹去,化作苌弘墓上云。”字里行间,彰显了文天祥与王炎午之间的那种生死与共的兄弟真情、惺惺惜惺惺的正义之行,以及文天祥为了国家利益,拒不投降、不畏生死的大无畏精神。

1283年1月9日,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噩耗传来,王炎午痛哭流涕,悲痛欲绝。他含泪做了一篇《望祭文丞相文》,高度赞扬文天祥“既是名相,又是烈士。如霜雪松柏,久而不易其节,其忠烈之气,直与天地间日月星辰相永久。”宋亡后,王炎午回到老家,隐居不仕,致力于诗文。

新闻推荐

张明扬“纸上谈兵” 战争这件事,在书里谈谈就好

最近,青年学者张明扬的新书《纸上谈兵: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以下简称“《纸上谈兵》”)一出版,便被贴上了“一部中国古代武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