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理论法与行政法学系副主任沈岚: 从法律文化视角解读包拯的法律思想

新安晚报 2020-11-23 10:48 大字

借助《包拯集》中的奏议及话本、小说、杂剧、戏曲中等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包公故事,沈岚试图从法律文化视角对包公思想进行解读。

“包公之所以能神化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恰恰反映当时现实中清官的缺失及百姓对公正司法的渴望。”沈岚说,“仰合天道,俯顺人情”是包公对法律的终极追求。从流传下来的很多案例可以看出,包公追求的司法目标正是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相结合。

“回观当下,我们要将忠君思想转化为爱国情操,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我们更应该学习包公情理法交融的司法智慧,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追求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统一,构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和谐法治社会。”沈岚表示,商丘的城市名片是“殷商之源,通达商丘”。这里的“通达”不应仅仅指商业、交通层面,应该也包括文化层面的古今通达。相信殷商文化的深厚底蕴能继续助力包公精神的弘扬,产生更多如李学生般的“商丘好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新闻推荐

上海浦东医院在院人员已完成两轮核检,首次结果均阴性

记者黄景源2020年11月23日上午10时,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表示,20日确诊病例李某某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