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请人代扔垃圾 也是公共服务需要堵的“漏”
是否购买代扔服务,终究只是个人的自选题,但完善垃圾分类配套的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的必答题。
近日,南京某小区做保洁工作的住户杨惠芹,在业主群内发广告称可代扔垃圾50元包月。有4名年轻人因工作忙,常常赶不上投放时间,已报名交费。杨惠芹表示因在业主群里反响不错,已有扩张业务的想法。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可根据情况调整垃圾投放时间,方便各个群体。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代扔垃圾业务,其实在去年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后就已出现。彼时,媒体报道,垃圾分类回收催生了新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便是其中之一。应该说,这样一种现象(现在还不能称之为职业)的出现,其实和代办跑腿等职业的兴起,并无本质区别。由于垃圾回收时间一般相对固定,导致一些上班族扔垃圾不方便,代扔服务恰好能解决这个痛点。
不过,垃圾分类时代的垃圾代扔业务是否真的能够发展成为一种“新经济”,目前来看,答案还不算明朗。此前,上海的代扔垃圾服务刚出现时,就不乏媒体报道,线下“废品小哥”,“只要勤快,月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但从现在来看,它似乎仍只停留在极少数人的参与上,离真正的职业和新经济,距离尚远。
收费代扔垃圾现象出现,某种意义上折射了垃圾分类的管理漏洞,提醒垃圾分类的公共服务应该有更多的人性化考量。愿意花钱请人代扔垃圾,主要是因为垃圾集中回收的时间与上班时间冲突。在优化回收时间安排后,部分居民对于代扔服务的需求或许就消失了。在上海有些小区,在定时清理的垃圾设施之外,增设一套随时可倾倒的垃圾设备,就解决了困扰上班族的时间难题。
当然,代扔服务到底能走多远,是否真的会发展成为一种新经济,最终只能由市场来给出答案。不过,公共服务的归公共服务,市场的归市场,是否购买代扔服务,终究只是个人的自选题,而完善垃圾分类配套的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的必答题。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一键触网,消费者可隔空跟进生产线情况;点击屏幕,设定路线,无人驾驶汽车驰骋路上……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