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第一案”宣判:法学博士状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11月20日下午,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原告郭兵与被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世界)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判决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驳回郭兵提出的确认野生动物世界店堂告示、短信通知中相关内容无效等其他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9年4月,郭兵支付1360元购买野生动物世界“畅游365天”双人年卡,确定指纹识别入园方式。郭兵与其妻子留存了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并录入指纹、拍照。后野生动物世界将年卡客户入园方式从指纹识别调整为人脸识别,并更换了店堂告示。2019年7月、10月,野生动物世界两次向郭兵发送短信,通知年卡入园识别系统更换事宜,要求激活人脸识别系统,否则将无法正常入园。
此后,双方就入园方式、退卡等相关事宜协商未果,郭兵遂提起诉讼,要求确认野生动物世界店堂告示、短信通知中相关内容无效,并以野生动物世界违约且存在欺诈行为为由要求赔偿年卡卡费、交通费,删除个人信息等。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双方因购买游园年卡而形成服务合同关系,后因入园方式变更引发纠纷,其争议焦点实为对经营者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尤其是指纹和人脸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评价和规范问题。我国法律对于个人信息在消费领域的收集、使用虽未予禁止,但强调对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即个人信息的收集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和征得当事人同意;个人信息的利用要遵循确保安全原则,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被侵害时,经营者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本案中,客户在办理年卡时,野生动物世界以店堂告示的形式告知购卡人需提供部分个人信息,未对消费者作出不公平、不合理的其他规定,客户的消费知情权和对个人信息的自主决定权未受到侵害。郭兵系自行决定提供指纹等个人信息而成为年卡客户。野生动物世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其行为本身并未违反前述法律规定的原则要求。
但是,野生动物世界在合同履行期间将原指纹识别入园方式变更为人脸识别方式,属于单方变更合同的违约行为,郭兵对此明确表示不同意,故店堂告示和短信通知的相关内容不构成双方之间的合同内容,对郭兵也不具有法律效力,郭兵作为守约方有权要求野生动物世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双方在办理年卡时,约定采用的是以指纹识别方式入园,野生动物世界采集郭兵及其妻子的照片信息,超出了法律意义上的必要原则要求,故不具有正当性。此外,审理中未发现有证据表明野生动物世界对郭兵实施了欺诈行为。
综上,富阳法院依法作出前述一审判决。本案双方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参加宣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旁听宣判,中国庭审公开网对宣判过程进行了直播。
原告表示将上诉,呼吁人脸信息谨慎使用
“从敏感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这个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郭兵的代理律师、垦丁律师事务所麻策律师表示,基于这个判决,在进入小区大门或进入公共场所等场景下,强制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是具有一定违法性的。“我们从来不反对人脸识别,只是反对滥用,反对没有给人选择的权利,或缺少同意知情或风险告知等操作。”
11月20日晚,郭兵告诉记者,从法院判决来看,由于其关于确认动物世界店堂告示、短信通知中相关内容无效等诉讼请求并未得到法院支持,“我应该会选择继续上诉的。”
“对于人脸识别,我们需要做的是谨慎使用。”郭兵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本身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安全风险意识相对较高。在他看来,在使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对于小平台和手机上的小应用,要谨慎又谨慎,遇到强制“刷脸”,一定要维权。”
此前消息
2019年7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年卡使用者的入园检票。但此举受到作为年卡用户的浙大法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的质疑,同年10月28日,他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
综合自潇湘晨报、新京报
编辑 | 谢钱钱
原标题:《“人脸识别第一案”宣判!法学博士拒绝“刷脸”入园,状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官方微博@平安电白11月21日发布警情续报。此前广东省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在官方微博通报称,针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