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上建起致富园
本报通讯员 苏湘栋 张恤民在洋县龙亭镇镇江村,10组村民周宝军是乡亲们眼中的“高富率”:个子高,发展产业经验丰富,还率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今年52岁的周宝军出生在中医世家,1992年从医学院校毕业回到村里开了一家诊所。在给村民看病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村民家境贫寒,遇到重症没钱到大医院看病。这对周宝军的触动很大,于是他关闭诊所,借钱建起黄酒厂,通过办企业带动村民增收。
“在酒厂务工的50多名村民,收入比种粮食时翻了好几番。”看到自己的理想照进现实,周宝军打心眼里高兴。2009年,酒厂由于政策因素被关闭。虽然酒厂关闭了,但从小就有一股钻劲闯劲的周宝军,很快调整了思路,转型建起了养猪场。
规模化养猪是一项风险高、投入大、考验技术的产业。为了补齐技术短板,周宝军如饥似渴地参加各种养殖培训、购买书籍、在网上查阅资料,通过实践摸索,慢慢掌握了疫病防控和猪场管理技术。2010年,猪场的130多头猪感染五号病,周宝军坚持每天两次用碘伏给猪清洗伤口,在饲料里添加药物,将病死率控制到最低,被感染的猪仅死亡2头。
经过多年艰辛付出,现在,周宝军的猪场年出栏生猪5000多头。为了满足猪场饲料需求,他和100多户村民签订了玉米收购合同,用订单农业为群众增收。此外,他还为52户贫困户代养生猪,户均年增收4000多元。
养殖规模扩大后,猪粪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了周宝军的心病。同时,他看到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老人种不了地,导致大量土地荒芜。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周宝军抓住洋县发展有机产业的优厚条件和政策机遇,相中位于村东边的1800多亩撂荒坡地。2015年,周宝军流转到土地后,在山顶搭起帐篷,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修通了11公里的环山水泥路,开荒翻土、栽种嫁接、引水灌溉、搭建支架……经过半年多没日没夜的奋斗,终于把村民眼中“种啥都不长”的“干土梁”改造成了充满生机的猕猴桃园。
当周宝军沉浸在初获成功的喜悦中时,嫁接后的猕猴桃树却出现了大面积黄化。万般无奈下,他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请来专家帮忙查找问题。经过专家研判和科学检测,周宝军才知道土壤呈弱碱性,不适合种植猕猴桃。这个发现犹如晴天霹雳,让周宝军有些不知所措。如果放弃种猕猴桃,之前几百万元的投入就打了水漂。继续的话,还要花更多钱改良土壤。
生性要强的周宝军最终在专家建议下,按照每亩地2吨松针土、2吨稻壳和秸秆、2吨有机肥的配方对猕猴桃园进行土壤改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周宝军甚至到青海购买了2000多吨羊粪。经过3年的持续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0.5%提高到1.5%,猕猴桃黄化病得到彻底根治。今年,他的猕猴桃园开始挂果。初挂果的产量就达到了10万多斤。
“种猕猴桃这5年来,不仅实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改善了山上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周宝军掐起指头一算,每年通过土地流转和入园务工就能为300多户村民带来80多万元的收入。
周新光是镇江村1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和儿子是残疾人,由于要照顾家人,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周新光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周宝军劝说他到猕猴桃园务工,年均发放工资3万多元,在家门口挣钱还不耽搁照顾家庭。过了几十年苦日子的周新光今年终于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子。
新闻推荐
11月15日,游客在和孚镇荻港村观看“水上晒秋”丰收庆典。当日,浙江湖州南浔区第十二届鱼文化节在和孚镇荻港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