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评论】复读生占高考人数超两成,需要对“高分复读”做出限制吗?

界面新闻 2020-11-18 10:31 大字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其中高三应届生789.81万人,复读生242.2万人,复读生占考生总人数的比例22.679%。高考复读生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考的竞争,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

复读现象一直存在,近年来复读比例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对于复读现象,舆论比较纠结,一方面普遍认为复读是学生的权利,也是破解“一考定终身”的方式之一,毕竟复读的原因颇为复杂,有的是因为考试发挥不理想而复读,有的是因志愿填报失误没有考进理想学校、专业而复读,还有的是担心“第一学历歧视”而复读。另一方面,人们又担心复读刺激高考竞争,对应届学生不公平。当然,由于应届学生也会变往届学生,在身份转变后,对复读的态度也不同。

从维护每个学生平等的考试权,尊重考生的选择权以及高考人性化看,复读生参加高考不应被禁止。在高考制度不进行根本改革与“学历社会”环境中,复读现象将长期存在。需要改革的是高考录取制度,以及破除“唯分数论”。

考虑到普及普通高中的现实任务,也防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刺激应试教育,我国教育部从本世纪初起,就禁止公办学校招生复读生。

教育部要求,从2008年起,所有公办高中均不得招生复读生。需要注意,这是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而非禁止复读生参加高考。在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后,复读生可选择到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复读,也可选择自学方式复读。

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的规定,在有的地方得到比较好的执行,而有的地方,还存在公办高中变相招复读生的做法,具体操作是,由公办高中举办一所民办高中,以民办名义招生,这是违规办学,招收的复读生规模更大,但得到地方教育部门的默许、纵容。一方面,这可以获得大笔收入,减轻政府对高中办学的投入压力;另一方面,也服务于当地的升学政绩观,复读生升学情况也是纳入公办高中的升学政绩的。

很多人曾认为,随着高考升学率提高,落榜生减少,复读需求会减少,但从现实看,近年来高分复读逐渐成为复读的主流。

对于这类复读,尤其是被录取后放弃报到的复读,很多人质疑浪费高等教育资源,影响其他考生的录取机会,呼吁限制这类学生参加高考;还有的省市把此类行为列为不诚信行为,限制被录取却放弃报到的复读生来年高考填报志愿的个数。这是把考生的选择权和诚信混淆。

治理复读现象,必须基于尊重考生的选择权进行,说到底,考生被录取后放弃报到,也是一种选择。在发达国家,一名考生可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再作选择,并没有人认为这不诚信。

要求准备复读的学生不填报志愿,也不现实,因为填报志愿是考生的权利。问题在于,我国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并不知道能被哪所学校、哪一专业录取,志愿填报带有很强的博弈色彩。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后,考生填报志愿的焦虑有所缓解,但是,由于平行志愿实行“一次集中投档,一次集中录取”的方式,有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为规避这一风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选择专业志愿服从调剂,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颇为普遍。

高分复读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学历社会的“学历情结”,在“唯名校”、“唯学历”导向下,尤其是很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第一学历”的背景下,很多考生及家长都希望能考进名校,认为复读一年甚至多年考进一所好学校,比进入一所一般学校,需要花更多精力才能改变学历身份更划算。

因此,“高分复读”是学历社会“唯学历”问题的监测指标,“高分复读”现象日益严重,表明“学历社会”问题更严重。需要治理的是“学历社会”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选择。

因此,治理复读现象,功夫应在复读之外。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推进破除“唯学历论”的教育评价与人才评价改革,另一方面要改革高考录取制度,探索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录取机制,以此提高学生对被录取学校、专业的满意度,包括考进大学后,给学生提供转学、转专业机会。

新闻推荐

学滑雪必须请教练不能由朋友教?吉林长白山度假区致歉:正调查

针对网友爆料“吉林一滑雪场,制止客人教朋友滑雪”一事的视频,11月17日,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微博@万达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