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技术“瓶颈” 筑人才高地 专访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高峰论坛参会专家王宗义
□记者 杨友艺 冯光宇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高峰论坛”13日下午落幕。论坛吸引了15名长三角智能制造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长三角一市三省近200家智能制造企业家代表参加。论坛将为芜湖发展带来什么?智能制造怎样赋能产业发展?记者专访了芜湖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哈工大博士生导师——王宗义教授。
“毫无疑问,本次论坛是一次长三角学术技术交流的大平台,打通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堵点’和‘断点’。”王宗义开门见山介绍说,论坛针对长三角地区机器人、增材制造、智慧农机等产业需求,举行主题报告会、专家论坛、产研融合成果发布会等多种活动,促进了学术成果与企业需求快速对接,一方面加快了学术成果在制造业落地,同时也帮助智能制造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需求。
王宗义身兼多职,既是企业负责人,又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这种双重身份使得王宗义对产学研结合之于产业发展的作用感受更加深刻。“在高校学科设置里,人工智能只是机器人专业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是对企业来说,人工智能学术研究成果在制造业的落地,不仅会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现实技术‘瓶颈’,甚至将对整个产业发展产生直接推动力。”他举例说,“我们的机器人焊接系统,与早期的汽车焊接机器人相比又发展了一大步,能够在造船厂等复杂的工厂环境中,对各种不规则的大型工件完成焊接,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人工。对我们机器人产业来说,是计算机视觉研究技术成果的一次成功落地。而对劳动力密集的造船业来说,机器人焊接系统的加入甚至可以掀起一次产业变革,突破行业对人力的高度依赖,为造船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王宗义说,“借助国家、省市科协和全国一批学术学会的优秀平台,此次论坛聚集了国内一批‘顶流’科学家还有一批高校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可谓人才荟萃,智力云集。论坛在芜召开为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了解芜湖打开了一扇窗户,进一步提升了芜湖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人才资源进一步聚集江城。”
他告诉记者,五年前,自己之所以选择芜湖,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便捷的区位优势。他未曾想到,五年后,芜湖机器人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首个机器人产业聚集区。王宗义认为,这其中,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科学决策,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特别是人才的招引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拿我们所在的机器人园区打比方,我身边的企业负责人或者项目带头人,光是清华毕业的就有五六个,北理工等国内一流高校背景的人才更是不胜枚举。”在他看来,高层次人才的不断聚集将为芜湖奋力打造全国率先迈向中高端的智造名城,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尽管论坛议程已经结束,但是王宗义认为论坛的影响将突破时空的限制,对芜湖下一步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将有力促进技术推广进步,人才的加速集聚和产业发展壮大。”
新闻推荐
当前国外疫情仍在蔓延,我国在扩内需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供挖掘?11月16日,在国新办就2020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