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蚂蚁 规模的象征

新京报 2020-11-14 00:44 大字

除了人类,能形成大规模社会的只有蚂蚁。蚂蚁社会的各部分高度复杂、高速运转,让数十万甚至数量更庞大的蚂蚁居于一个巢穴。在叹息“蝼蚁”之余,人类也天真地试图从中获得提高社会分工效率的启示。

一米以内的小不点

它们是在空中相遇的。一阵欢愉后双双降落。一只不久后死去,另一只回巢褪去身上的翅膀,继续繁衍、养育。死去的是雄性蚂蚁,活下来的是雌性蚂蚁,是蚁后(白蚁等少数蚂蚁也有蚁王)。它的巢穴里活着一个母系王国。

很少有人说得清是否看到过它们,或许碰巧见着了,只是不知那就是处于飞翔状态的蚂蚁。如果谈论起它们,人们一般简单称呼“长了翅膀的蚂蚁”。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更为人熟悉的爬行蚂蚁,身体分头胸腹三段,只长有六只脚,是不具备繁殖能力的雄性。爬行蚂蚁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劳动,到巢穴外觅食,建筑通往攫取食物的道路,再将食物运回。人们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工蚁”。这是距离人最近的蚂蚁。

一个人只需带上一点糖渣或米粒,放在地上,等待数分钟就可以见到一只、两只、三只,接着就是一群。而这是多少人的童年经历啊——独自跑出家门,蹲下来,观察蚂蚁,消磨时光。

最早出现的蚂蚁戳了戳你丢下的食物后,抠下一粒,转身离开,把信号带回到巢穴,密密麻麻的一群蚂蚁不久就纷至沓来,但不是盲目跑来一大群。蚂蚁似乎深知如何计算食物重量与搬运能力,并据此安排工力,不会浪费,也不会白跑一趟。它们沿着较近的线路爬行,除了偶尔停下来交头接耳,在大多数时间都不会迎面撞上。

搬运食物的,其实只是部分工蚁。它们在蚂蚁中最劳累,在巢穴中的位置也最低。工蚁中也有的专职在巢内喂养幼年蚂蚁。个头大的蚂蚁则可能作为兵蚁参与巢穴防卫,无需承担生产劳动。需要寻找和搬运食物的那部分工蚁,因为经常离开巢穴来到外面的世界,与人和其他动物频繁接触,生死在对方的一念之间。它们也就是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蚂蚁。

在童年时期蹲下来盯着蚂蚁看的,也包括名声大噪的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Wilson)。他的童年是孤独的。当然,与我们不同,他后来彻底迷上了蚂蚁,更是将蚂蚁研究作为他的学术兴趣。他在和同行博尔特·霍尔多布勒(BertHlldobler)合著的《蚂蚁的故事》(中译本:后浪·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中说,观察蚂蚁让他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饥渴寒暑”,因为“心里只装着我们追寻终生并获取美感愉悦的对象”。而这个令他们着迷的“对象”还不是蚂蚁。

建造“大规模社会”

吸引威尔逊和他同行霍尔多布勒的“对象”,实际上是蚂蚁形成的“社会”,以及蚂蚁在这个过程中展现的巨大建造能力。

如果遇上蚁后繁殖期,加之地面某一处可搬运的食物多,我们见到的工蚁还可能建造起多边道。威尔逊的学生、同为社会生物学的马克·墨菲特(MarkMoffett)就在《从部落到国家》(中译本: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7月)中描述到他看到的高速公路,“三车道”,中间道向外行,两边道则向内行,互不干涉。不过他并未描述还有一种例外状态。在搬运初期,等待搬运的食物量大,劳动力需求大,外出的蚂蚁走两边道,而到了搬运尾期,则改道走中间,将其让位于往回走的蚂蚁。除了人类,在陆地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第二种动物能形成这样复杂的交通秩序,而人类社会也只是19世纪后在城市中才确立比较复杂的交通系统。

蚂蚁同样比人类社会更早建立的是卫生系统。在成员密度高的情况下,如果废物不及时处理掉,将可能危及生活安全。墨菲特提到一种叫切叶蚁的蚂蚁,它们专门设置清理队伍,在巢穴修建中也注意保持新鲜空气能自由流通。

更令人震惊的是蚂蚁的“农业生产”和“交易集市”。墨菲特发现,在切叶蚁的巢穴,绿叶被分解成一种基质——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蚂蚁在基质上面种植一种粮食作物,“室内真菌”。在被叫作“入侵红火蚁”的蚂蚁那里,它们把货物拿出来交易,根据存量和需求调节交易行为。作为卖家的侦查蚂蚁和它们的助手爬进买家的巢室,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让其品尝,以推销产品。而这些买家接下来会走出它的巢室,在整个巢穴游走,把食物兜售给有需求的其他成员。买家此时已经变成中间商。如果它们发现其他成员对某种食物尤其中意,则会把信号传递给最初的卖家。

墨菲特在2010年的《蚂蚁的冒险》(AdventuresAmongAnts)一书中还提到,当供过于求,集市就缩减,部分买家和卖家在这期间从事别的工作。当然,蚂蚁的交易是物物交换,这里只将墨菲特的“marketplaces”翻译为“集市”而不是以货币为介质的商品经济“市场”。

而即便只讲述到这里,蚂蚁建造大规模社会的能力也能震撼到人类了。在《蚂蚁的故事》中,无论是威尔逊还是霍尔多布勒,他们都侧重从蚂蚁的繁衍和交流等特征上寻找这一能力的成因。墨菲特结合他们这几年的蚂蚁研究,最终只强调一个能力——能形成“匿名社会”,等同于人类的“陌生人社会”。这是一个更有力的解释,然而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

在“匿名社会”中死去

试想下,现代人之间虽然互相不认识,却会在城市出入诸如餐馆、公交车或人行道等同一个空间。没有人对此觉得奇怪。这就是“匿名社会”。

而蚂蚁在人类的“史前”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像这样的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匿名,互不侵犯,不会因为冲突让社会走向崩溃。几十万甚至更多的蚂蚁能在一个巢穴内分工合作,形成高度稳定的秩序。即便带着一只蚂蚁从甲地前往上百公里之外的乙地放下,它也可能不会遇到任何麻烦或不适应,能快速进入当地的同类。

墨菲特的解释是,蚂蚁只能识别同伴的身份,比如是蚁后、工蚁、兵蚁还是具备繁殖能力的雄性蚂蚁,但是不能、也无需识别它具体是哪一只蚂蚁。同样的道理,在现代城市的公共领域,一个人可能会好奇其他人的身份,不过也只需要判断他人是店员、保安、售票员还是游客。在前现代的小规模“熟人社会”,同村人时刻警惕着不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是这里的外来者,往往被认为是不安全的、不值得信赖的,他们的到来会让当地人惊诧。本村人也较少到外地去,因为那里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陌生的、不确定的。一个人的一生的地理空间流动极为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大规模聚集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也正因此,社会学家赵鼎新将墨菲特《从部落到国家》翻译为中文后评论,墨菲特将蚂蚁社会与人类社会比较讲不通。人类起源于小规模社会,再从小规模社会演变到大规模社会。蚂蚁则起源于大规模社会。他自然也不同意墨菲特的另一个观点。墨菲特依据两者都建造大规模社会的特点认为,蚂蚁是与人类最相似的动物。赵鼎新则认为与人类最相似的仍然是像猩猩这样的动物,因为机理一样,都起源于小规模社会。

的确,蚂蚁社会与人类社会不太具有可比性。这也在提醒人,蚂蚁在大规模社会中展现的分工效率无法应用到人类社会。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并非赵鼎新说的差别。墨菲特提出的问题只是,除了人类,为什么唯有蚂蚁能建造大规模社会,而他使用的“匿名社会”毫无疑问回答了建造大规模社会的必要条件。

换个角度看,蚂蚁社会与人类社会最大的区别是,社会是否在“冲突”中形成。冲突是一个社会发生演变的动力。当然,蚂蚁根据气味可以判断谁是入侵者,谁是同族者,就像墨菲特和他老师威尔逊描述的,它们通过战争来扩张和守卫领域。但是在巢穴内,蚂蚁并没有解决冲突的压力。有个体意志才有冲突,蚂蚁不具备个体意志。消灭人的个体意志是荒诞的。人类在使用法律、道德和习俗解决冲突,解决了一点,人际交往的规模就可能大一点。当人们希望模仿蚂蚁分工提高效率之时,不得不注意蚂蚁之所以能整齐划一且高度稳定的生物性基础。我们在地面上见到的蚂蚁只为一个目的而生,它们从迈出巢穴第一步开始就内外奔波,循环往复,直至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例外属于雄性蚂蚁和雌性蚂蚁。它们长着翅膀。它们离开地面,在空中短暂相遇,然后永别。

撰文/罗东

图/视觉中国

新闻推荐

古生物学家发现 1.25亿年前 “善变”植物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的古生物学者最近在辽宁省凌源市发现一种约1.25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