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叫停“家长作业”让教育回归本义 ■ 李浩

安徽日报 2020-11-03 06:48 大字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布置学生难以完成,形似给学生布置,实则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减轻家长额外负担,各学校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此举让无数家长为之点赞。

这些年,很多中小学校布置大量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进行监督和批改。学校这一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希望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让家长能够多花时间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学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形、变了味。有的老师以此为借口不批改作业,反而让家长批改;有的作业难度超出孩子能力,家长不得不代劳,让家庭作业异化成了家长作业……不少家长忙碌一天回到家,还得“加班加点”地替孩子“打工”,深感“压力山大”。

孩子的成长教育,家长不能缺席。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辅导学生家庭作业无可厚非。但是这种“配合教育”必须在合理合情的范围之内,如果逾越边界甚至越俎代庖,就会出问题。实践中,学校任意增加作业的数量、难度,布置脱离孩子实际能力的作业,不仅无助于孩子能力培养,还可能挫伤孩子自信心、助长攀比心。同时,家长过度干涉孩子作业,也会把家庭亲子关系,演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成绩关系,家庭教育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增加家庭的教育焦虑与亲子矛盾。

对于作业而言,孩子应该是主体,通过作业来让孩子拓展兴趣,对知识查缺补漏,也让老师对孩子有全面的了解。让孩子犯难、家长为难的作业,有违教育的初衷。叫停“家长作业”既是对家长的减负,也是让教育回归本义。学校要把握好作业的分寸,科学设置家庭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抛弃盲目的标新立异和“超难作业”,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布置难度适宜、分量适当的家庭作业。在评价环节,学校也要摒弃“唯结果论”的功利思维,更注重协作完成的过程、闪光的个性亮点,让孩子的付出获得应得的认可和肯定。

进一步理顺家校关系,学校要先从为学生“减负”做起,莫把学校的工作转嫁为家长的负担,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职,真正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学者视角下的中国教育:变局之下 大学需要内外双循环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讲授陈平原。本文图片均来源于北大教育学院在当前中美科技、人文交流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每年走出去的数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