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退款变骗款 小心“假客服”

菏泽日报 2020-10-28 13:21 大字

本报讯 (通讯员李增强 记者 胡德光)10月18日13时许,李女士来到市开发区公安分局济南路派出所,称自己在网上被骗走5万多元。

李女士介绍,7月31日19时许,她在某购物平台APP上购买了一个奶嘴,到货后一直未使用。10月18日12时许,李女士突然接到一个显示属地为广东的“客服”电话,对方称奶嘴有毒,并发来一个二维码,让李女士申请理赔。没有怀疑,李女士打开二维码之后,按照提示输入手机号、银行账号、身份证号,但系统却一直提示身份验证不成功。此时,这位“客服”打来电话,称由于李女士一直申请不成功,银行账户已经被冻结,需要验证码帮李女士“解冻”。李女士便通过电话一连给“客服”念了6条验证码信息。挂断电话后,李女士感觉不对劲,就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查询发现银行账户上只剩下1273.52元。至此,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去银行打了明细,发现骗子分三次转走56281.44元,于是立即到派出所报案。

办案民警查看了受害人银行交易记录,通过银行客服了解到,当天12时许,李女士的账户分两次共计46291.44元购买了贵金属产品,还有一笔9990元的资金是被直接盗刷。客服人员介绍,购买贵金属产品的两笔资金,可以在24小时内到银行柜台办理撤回,而此时距离银行停止受理业务只剩十几分钟了。在银行客服的帮助下,民警联系了辖区附近银行,向工作人员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工作人员表示可以等候办理取消业务。最后,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功追回了两笔被盗刷的资金共计46291.44元。

双“11”购物节将至,许多电商平台纷纷开展诱人的优惠活动,一些不法分子也紧跟着抓住“商机”,忙活起来。警方提醒,接到“退款”“返钱”之类的电话不可轻信,第一时间拨打官方客服或商家电话核实真伪;不要随便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不要随便在外来网站上填写私人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新闻推荐

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十三五”时期,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中国科技界和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全球性问题等多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