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宣城市宣州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实现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两连跳” 生态立区 “五战”护绿

安徽日报 2020-10-27 07:13 大字

曾经“龙须沟”,如今景观带。在宣城市,“卧”于城东的泥河,经历了绿色“嬗变”。治理前,河道淤塞、水体污染;治理中,实施疏浚截污、环境整治、植物造景、生态补氧、水上种草、渔业放流等综合措施;治理后,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观景走廊呈现百姓眼前。水更清,天更蓝。今年前9个月,宣城市宣州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4.5%。环境更好,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多。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牢固树立‘生态立区’战略,成功实现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两连跳’,努力探索一条‘两山’转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宣城市宣州区委书记汪侃表示。

聚焦“绿色”、聚力“五战”,是当地探出的路径。“五战”分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突出问题整改歼灭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产业绿色发展转型战、生态环境保护持久战。

坚持“一盘棋”,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当地成立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37个成员单位116项环境保护职责;创新“4433”工作法,即围绕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个方面实施源头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行业主管、地方属地、环保统一监管四个责任,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达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统筹、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积极参与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和风险防范,深化与江苏高淳等地联防联控环境治理;出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用最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紧盯“硬骨头”,打好突出问题整改歼灭战。宣州区紧盯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抓整改,组建协调联络、居民搬迁安置、土地流转和畜禽养殖整治、违规用地整改四个专项工作组,从严从实解决重点问题,确保不留死角、见底见效;紧盯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抓整改,坚持领导包保、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逐一制定问题、任务、责任、标准“四项清单”,全面梳理整改各类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做到整改不彻底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紧盯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抓落实,水阳江宣州段在册210条渔船已全部拆解注销,517名专业渔民转产就业率达100%。

聚焦“主阵地”,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地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护“蓝天”,坚决落实“五控”措施,全面开展碳酸钙企业专项整治,重组转产关停12家,责令限期整改25家;净“碧水”,深入开展“清河”“清网”专项行动,不间断清理河岸垃圾,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培“净土”,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战役,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乱堆放乱搭建,强化涉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废行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围绕“高质量”,打好产业绿色发展转型战。宣州区全力推进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严把准入门槛,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红黑榜,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加快宣城高新区循环化改造;通过“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加快产业升级,如建设皖南川藏线等旅游精品线路,深入开展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引导各类企业加大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投入。

立足“常态化”,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持久战。当地推进监管“网格化”,构建区乡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设立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切实解决基层环保力量不足的问题;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压紧压实区乡村三级476名河长、331名林长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引入第三方“环保管家”,精准提供环保培训、企业体检、问题治理等综合服务,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汪侃表示,将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奋力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宣州样板。

新闻推荐

9月份1.7万多人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朱基钗、孙少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6日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