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不是包袱

新安晚报 2020-10-26 10:43 大字

当今社会,手机等智能设备似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生活方式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数字鸿沟”,老年人群体在智能设备面前“不会用”“不敢用”“易受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北京市老龄办、老龄协会发布《数字时代,与您同行——智慧助老行动倡议书》,倡议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老年朋友迈过“数字鸿沟”,共迎共创共享美好数字生活。(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今天所讲的“数字鸿沟”其实有两种。第一种是“挡在沟外”,老年人没能坐上“数字列车”。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10.3%,老年人俨然成为了“被遗忘的少数人”。而在疫情期间,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扫码难、就医难、购物难、办事难等现象,更是触碰了数字时代的痛点。

第二种是“掉进沟里”,老年人成了网络的受害者。近日,一位六旬女士因为追星,陷入假冒明星视频骗局的新闻,让人们惊觉沉迷网络的不只是年轻人。数据显示,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在手机网络上呈现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在网络世界里“迷路”,有买了大量假货的,有上了理财圈套的,蒙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身心伤害。

这两种“数字鸿沟”看似迥异,其根源却有着一致性,那就是老年人对于数字技术的陌生感,而且都与老年人在当前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中的状态有很大关系。

现在,提到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更多是从人文角度出发。这种意识当然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永远的美德。还要看到,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并不是包袱,相反这里面还隐藏着巨大的机遇。

现在提到消费,大家往往把重点放在年轻人以及儿童身上,单纯地以为老年人的消费意愿比较低。我们可能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包含着满足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数字技术,老年人其实也有需求,就看如何去满足。据称,某地一家图书馆,每年面向老年人开展培训数千场,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制作数字相册。

不要再以狭隘保守的眼光看待老年人,以为他们对新技术不感兴趣,以为他们一定缺少接受能力。如果能够放弃成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老年人,那么老年人越过“数字鸿沟”就是风景。

毛建国/文罗琪/图

新闻推荐

抗美援朝的300个日日夜夜 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魏文凡1951年3月,时年17岁,初中辍学在家务农的我同村里的青年一起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不几天,乡上召开了群众大会,为我们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