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霜打萝卜赛人参 □杨金坤

蚌埠日报 2020-10-26 08:02 大字

农谚云:“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过后,萝卜就到了上市的季节。

萝卜属十字花科萝卜属,是我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两句,“菲”就是萝卜。萝卜古称“芦菔”也称“莱菔”,到了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将其命名为“萝卜”,一直沿用至今。

霜打萝卜赛人参。霜降后的萝卜,不仅肉嫩酥脆、清甜多汁,味甘而不辣,醇厚又可口,且营养价值较高,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都喜食、善食萝卜。

北宋最为风流的名士苏东坡对萝卜情有独钟。一日信步来到菜园,见满园萝卜茎叶青碧欲滴,诗句张口而出:“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眼里,浸透泥土味的萝卜已超越鸡鸭鱼肉的肥美,成为不可或缺的至爱。某晚,苏东坡与弟弟苏辙一道在家喝酒,醉意朦胧间,他忽然起身找来几个萝卜,亲手“捶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吃完,他投筷抚桌,喟然感慨说:“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苏东坡贬谪途中过韶关,被人招待了一顿“蔓菁芦菔羹”即萝卜汤,惊喜过望,欣然题诗道:“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并将这碗寡淡的素汤视作久违的“东坡羹”。

宋代理学家刘子翚,在主持武夷山深处的冲佑观期间,见观中菜园里的萝卜,吟诗叹道:“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元代“历事七朝,垂五十年”的重臣许有壬对萝卜的研究颇深,曾题诗说:“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直品题。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西。”他算是萝卜的又一位至诚知己,将萝卜的栽培时节、特点乃至功用都烂熟于胸了。

洛阳水席的头一碗“洛阳燕菜”,传说这道菜是武则天时,御厨用洛阳一位农民贡奉的特大萝卜烹制的,配以山珍海味,制成羹汤。女皇一吃。鲜美可口,味道独特,大有燕窝风味,遂赐名“假燕窝”。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河南洛阳访问期间,厨师用普普通通的白萝卜,经过多层工序的精心烹制,做出一道富含燕窝味道的“洛阳燕菜”,深得贵宾们的称赞。周总理高兴地说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这菜中生花了。”从此,“洛阳燕菜”改名“牡丹燕菜”。

张大千有幅《杨花萝卜》,用笔、象形、位置、赋彩,独具匠心:杨花萝卜左二相依,右二分开,两个正立,一个微侧,一个匍匐在地。每一个萝卜,大小各异,新鲜的萝卜缨长短不一。彩色虚实结合,浓淡得当,逸散着温润、玲珑、活泼之气,让人感觉此萝卜清脆可口,正如先生题款中所云:“甘脆不减哀家梨”。

霜降时节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天气渐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此时,体质较差的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及皮肤瘙痒等疾病,特别是老年人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萝卜具有增强免疫力、解毒、去火、促进消化等作用,冬季食用大有裨益。自古以来民间赋予了萝卜种种神奇的功效,如“萝卜上市,郎中下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过了九月九,大夫抄著手。”“家家吃萝卜,病从哪里有?”“萝卜上街,药铺取招牌。”等等。

记得小时候,有天晚上,我腹胀难受。父亲把白萝卜切成条,放在锅内,待水开萝卜熟,让我用筷子夹着趁热吃。我本来就腹胀,实在吃不下,父亲就为我讲起了《水浒传》,并对我说,你看锅内,沸腾的水像浪花翻滚,细细地白萝卜条恣意畅游,像不像“浪里白条”张顺。我听着《水浒传》,吃着萝卜条,不等吃完,一股气体从体内排出,顿觉全身轻松。我问父亲缘故,父亲说,萝卜有消食、顺气之功效。

从那以后,每年霜降一过,我就和萝卜较上劲了,炒,炸,炖,煮,涮,腌,几乎餐餐不离。

新闻推荐

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 山西为企业减负

新华社太原10月25日电(记者许雄)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通知》,除要求全面清理取消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