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毕琳丽潜心钻研24载,练就辨假“火眼金睛”,为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探路 醉心药草芬芳的“把关人”

安徽工人日报 2020-10-26 02:10 大字

一张药方,几味药草,一碗汤药,药到病除。

与中药材相伴24载,从事质量验收、库存养护及商品售后服务,毕琳丽始终扎根上海华宇药业有限公司质量一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市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求学认药验收

中药之美源远流长,比如《诗经·周南·桃夭》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再如王维《山中送别》里“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当归。正是这份国粹之美,引导毕琳丽走出了人生低谷。

当年高考失利,她与从医理想失之交臂,中药学校毕业后便来到上海华宇药业,成为仓库保管员。

日常验货,打眼一瞧就能把药材的真伪、质量看得清清楚楚——老师傅的这份功力激励她暗暗努力,多次在公司“认药比赛”中夺冠。

彼时,她还只是初露锋芒。应聘到验品员岗位后,她拜师中药材鉴别专家张增良门下,很快便接手中药材验收的工作。随后,她转而从事中药饮片验收和质量管理。药材经过切、润、炮制等加工环节后,即便细小的性状差异,也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求学的苦涩渐渐褪去,留下的是药草芬芳。那时,每天繁重工作之余,毕琳丽还要再爬上数个十余米的药材桩头,抱着专业书籍勤奋自学,边记边认。

扎实的功底很快化苦为甘。在验收与放行过程中,她凭借过硬业务技能,多次阻止来货商品中的中药饮片伪品、混淆品入库。

2015年,公司收到一批柴胡,毕琳丽于细微处辨出真伪,2000公斤伪品没有流入上海市场,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近60万元。

制定修订中药标准

600多种药材,加之各类规格与工艺,变化不下数千种,毕琳丽早已了然于胸。高仿真的假虫草,她看上一眼便能立刻揪出“马脚”,用手捏一捏便能准确估算某批饮片的水分比例……站在老师傅的“肩膀”上,她又有了新目标。

中药材要走得更远,标准化、规范化是必须迈过去的坎。

毕琳丽带领首席技师工作室团队修订企业内部标准77个品种;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丹参等6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等工作。2019年,接受国家药典委、中国中药协会委托,带领工作室成员参与32个中药饮片品种的全国炮制规范制定。

摆脱经验范式束缚,推动研究成果走向国际,是中药材人的心愿。

毕琳丽组织团队成员参与研究的“沪产西红花引种栽培、种质优化及品质研究”项目,荣获第4届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二等奖。在她带领下,工作室开拓国际化视野,参与制定2个国际标准并获颁布,为中药国际化奠定基础。

贡献战疫力量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1月23日上午10点,上药华宇营销中心接到上海市某家医院的紧急通知:春节期间,医院有一批预防新冠肺炎的处方,需要委托上药华宇煎煮。

临近年关,企业人手本已捉襟见肘,而此次任务涉及用药人数达630人,5天用量6300帖必须在1天之内完成煎配。

紧急时刻,毕琳丽带领劳模团队6名成员主动请缨。大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优化工作流程,确保煎药质量可控合格、供应及时。历经一天奋战全面完成任务,确保及时将煎药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光阴积淀下的从容,为毕琳丽增添了一份中正平和、不疾不徐的魅力。“爱心、良心、匠心,做好药离不开这三颗心,良心要放在最中间。”她总是这样说。

新闻推荐

鄱阳湖清除 捕鸟“天网”1.7万余米 解救候鸟200余只

新华社南昌10月25日电(记者姚子云)记者从江西省林业局获悉,为了给候鸟营造更好的越冬环境,去冬以来,鄱阳湖沿湖各地各部门开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