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颛桥糕会”开幕 颛桥桶蒸糕摊前排起了近百米长队
10月25日是重阳节,让老人吃上一口绵软香甜的颛桥桶蒸糕,品沪谚方糕、马桥方糕、崇明糕、高桥松饼……这些都能在上海闵行区颛桥糕会上一站拥有。
10月25日,九九重阳·颛桥糕会——“我们的节日”2020上海市重阳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在闵行区颛桥镇的田园公园拉开序幕。
一大早,颛桥桶蒸糕店铺门口便排起了长队,这是每年颛桥糕会最受欢迎的美食。作为上海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颛桥桶蒸糕的做法很独特,由糯米粉和粳米粉按适当比例掺水拌合,加入适量食糖或甜品佐料(无色素及化学甜料),逐次装入木制糕桶后,再隔水用高火连续蒸煮。颛桥桶蒸糕入口绵软香甜,若切成薄片贮存于冰箱中,数日后隔水蒸软仍可保持原味。
今年已是闵行区颛桥镇连续第12年举办颛桥糕会,为的就是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手艺,满足上海居民们吃上一口最正宗地道的颛桥桶蒸糕的念想。
颛桥糕会现场热闹非凡,洋溢出浓浓的重阳节气氛。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俞凯 摄
颛桥糕会不仅仅只有颛桥桶蒸糕,田园公园内,与之“称兄道弟”的七宝农家糕点、沪谚方糕、马桥方糕、崇明糕、高桥松饼、叶榭软糕、吕巷白龙糕、悦来芳、乔家栅全来了,汇聚一园供游客购买与品尝。崇明糕
高桥松饼
澎湃新闻记者在颛桥糕会上看到,颛桥桶蒸糕售卖摊位前排起了近百米长队;前来参展的吕巷白龙糕上印有“吕巷白龙糕,吕巷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共祝中国梦,舌尖上享受”的字样,一整板25小块卖30元。吕巷白龙糕
今年第一次参加颛桥糕会的“沪谚方糕”也让人眼前一亮。闵行区浦江镇文体中心工作人员方佩君告诉记者,“沪谚”是浦江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被视作上海地区原创性口头文字的代表作。今年首次推出的沪谚方糕,首次将这一国家级非遗与浦江镇鲁汇地区的手作方糕结合起来。沪谚中有许多修身、与人为善的内容,比如方糕上的沪谚“金乡邻,银亲眷”是希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一粒谷七担水”倡导节约粮食。
“方糕上的这些红色的沪谚字样和图案,是将红曲米磨成粉后当成颜色,用糯米、大米、红豆、白砂糖等制作而成,一整板16小块,现场售价为40元。”方佩君说,希望沪谚方糕能让消费者在品尝重阳传统美食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沪谚方糕
俗话说“无菊花不重阳”。糕会活动现场,200多盆精品名贵的菊花品种摆放在定制的“九九重阳”展示花架上,园内其他点位也摆有菊花点缀,烘托重阳气氛。今年的颛桥糕会还有一大创新,9对金婚夫妻受邀乘坐9辆“颛车”,游览沪闵路和光华路等体现颛桥历史文化特色的点位。“颛车”发车仪式上,年轻时曾是第三野战军特种部队战士的陈金友老人和其老伴金莲娟老人娓娓讲述了他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军旅爱情故事,使在场的不少听众为之动容。25日上午,9对金婚夫妻,乘坐9辆“颛车”游览沪闵路和光华路等体现颛桥历史文化特色的点位。
当天,摆放在田园公园内的一幅幅金婚照、道路两边放置的灯谜,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制作颛桥剪纸、莘庄钩针编结等非遗产品的手工艺人也带给游客独特的文化体验。猜灯谜
本次上海市重阳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闵行区文明办、区文旅局、颛桥镇、闵行区老龄委、颛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共同主办。(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农民家庭代际间的生产生活形态表现为:居住空间城乡分隔、生产方式工农分异。老年人完成为儿子娶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