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快看你的城市排第几

黄海晨报 2020-10-23 10:13 大字

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今年的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同时在两项指标下又分别构建了五个分项竞争力指数,对2020年中国两岸4地291个城市进行多维度比较研究。

报告显示,2020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和无锡。2020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南京、青岛和武汉。

报告研究发现,迈向“十四五”及未来15年的城镇化中国,新需求力量、新交互力量、新空间力量和新供给力量等四大引擎将驱动城镇化发展。

日照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74位

代表着城市综合实力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各城市的表现如何呢?

与去年相比,前三强城市没有变化,仍然是深圳、香港、上海,而且还不仅仅是蝉联,5年前他们就占据着三强席位。

291个城市中,日照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74位,在山东省列第9位。

再来看看这些年,哪个城市“进步”了,哪个城市又“退步”了。

先看“进步”的城市:与2015年相比,北京上升1名,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则分别上升1名、1名、2名、3名、1名。在前20强内,杭州、宁波、郑州上升幅度最大,杭州由2015年的第18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11名;宁波由第19名上升到第13名,郑州由第25名上升到第20名。

再看“退步”的城市:与2015年相比,广州相对降低1名,由第4名变为第5名。澳门、青岛、长沙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也相对有所下降。

竞争力强的城市哪个区域更多?仔细一看,差别还是挺大的。

从南北方来看:北方有60%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的占比高达83%。

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来看:东部城市总体排名平均上升3.5名;中部城市普遍上升,总体排名平均上升15.5名;东北城市普遍下降,总体排名平均下降50.8名;西部城市有升有降,总体平均上升1.9名。

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升西稳、南升北降”局面。

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

前6强五年不变 可持续竞争力中部迅速崛起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既代表着城市当下的发展情况,更体现着城市的未来,反映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在这项竞争力比拼中,又是哪些城市居于前列呢?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前6强,还是他们,5年了一直是他们,连排名都保持不变。

291个城市中,日照在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85名,在山东省排名第10位。

从前20强来看,东南地区占据10席,港澳台地区占据5席,环渤海地区占据3席,西南地区占据1席,中部地区1席,总体覆盖澳门、北京、福建、广东、湖北、江苏、上海、香港等13个省份和地区,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

可持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

从南北方来看:北方有61.54%的城市排名处下降状态;南方只有36.02%的城市排名下降。

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来看,在可持续竞争力前100名城市中:东南地区城市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环渤海地区,再次为中部地区;从排名上升幅度来看,中部地区较5年前增加3个;东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处下降状态,平均下降9.75名。

山东营商环境表现良好,青岛跻身全国前20

看城市发展怎么样,既要看目前的综合实力和看可持续竞争力,也要看城市的营商环境如何?营商环境好,城市未来才会发展得更好。

榜单显示,城市宜商竞争力前五位的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第6名到第20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较为接近,竞争激烈。山东青岛在营商环境方面表现良好,进入前20名。

报告显示,全国288座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指数总体偏低,分化较为严重,集聚现象明显。具体将宜商竞争力按照0.2等分区间来看,有63座城市的宜商竞争力低于0.2,有147座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2到0.4之间,占样本城市的51.04%,有60座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4到0.6之间,仅有18座城市宜商竞争力大于0.6。

(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抗美援朝70周年金银纪念币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0年10月22日发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