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使用扶贫资金巨型雕塑也非“理直气壮”
黎青/绘
近日,有网友航拍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雕塑共耗资8600多万元。视频发出后,有网友质疑这是当地搞的形象工程,斥巨资建雕塑不如用来扶贫。贵州剑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回应称,经核实,该项目未使用国家扶贫资金。(10月2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当地有关部门对舆论质疑的回应比较及时,既说明仰阿莎雕塑的来历,也说明包括该雕塑在内的文化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很重要,还特别说明了建设雕塑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自筹和银行融资。这样的理由看上去底气十足甚至理直气壮。但是,无论是雕塑高度还是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合规,都值得重新审视。
按照住建部制定的行业标准《城市雕塑工程技术规程》,严格控制建设高度超过30米或宽度超过45米的大型雕塑,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对照这个标准,88米的仰阿莎雕塑的高度明显超标,涉嫌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再看资金来源。虽然建设该雕塑没有使用国家扶贫资金,但网上资料显示,剑河县仰阿莎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该企业自筹资金就是拿国有资产建设超标雕塑。而银行融资部分也是要还债付息的。这有可能变成国企负担,经营情况则不得而知。
即使该雕塑有利于弘扬苗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但超标建设雕塑,以国企名义融资有可能增加地方债务,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有关方面不妨像调查关公雕像与水司楼一样,对仰阿莎雕塑高度合规性、融资规范性进行调查,如果涉及违规问题,应该公开通报、严肃整改。
针对一些地方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现象,住建部在今年9月29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理应按照该通知精神,对仰阿莎雕塑进行调查处置。对于一个去年才脱贫的贫困县来说,之前在贫困时期花费巨资建设超标雕塑,真不应该。 (张海英)
新闻推荐
■老鱼文/摄金秋十月,我们到南疆旅游,离开了“眺望之城”库尔勒(维吾尔语“库尔勒”是“眺望”之意),一路西行,目的地是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