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天涯若比邻

南国今报 2020-10-21 23:56 大字

■苏听风

少清老师是我父亲少年时的老师,我父亲中年时,他和少清老师成了同事。如今,少清老师已年近80,我父亲61,他们是诗友知己。

两位老人家,从师生到同事,到后来的朋友,大半辈子都住在家乡的小镇上。他们常常走动联络,不打牌抽烟,只是端坐倾谈。少清老师为人清雅和气,说话总是轻声细语。我父亲性格执着,时常为工作上的事忧心。在数回的言谈中,少清老师时常给予如师长般的爱护,又不时流露出亲朋式的关切。

两年前,我父亲从家乡学校退休,去南京生活。少清老师早于他数十年退休,后来也去外地和子女一起生活。各自远离故乡之后,相聚变难。

唯有春节回乡时,才可聚首,他们见面的第一年事,总是互相交换身在异乡时所写的诗文。少清老师在数年间游览祖国山川大河,每到一处,必作文记录,或是诗词、或是文章。我父亲多写诗词,所作对象大多都是生活之中的亲朋好友,抑或是在南京所遇到的人事。

他们二人所作诗的风格大为不同,少清老师喜用大词,气势汹涌。我父亲爱研究细处,静水深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互相学习和唱和。疫情期间,他们赠诗对方:

雪过天晴满眼清,银装素裹却忧心。

凭窗近看无人路,侧耳遥听警报声。

黑色蝙蝠为祸首,白衣天使是时珍。

瘟神早日驱逐去,地绿天蓝锦绣春。

妙笔生花关社稷,磅礡大气木庭评。

身居陋室怀天下,笔走龙蛇酿雨云。

思敏身康涵蕴富,脑勤手快赋辞灵。

运动跳舞虽风趣,不许生疏李杜情。

他们用作文赋诗的形式分享各自的生活,也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对方的关心和牵挂。

老人间最好的情谊,莫过如此。

新闻推荐

京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开始联调联试

京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开始联调联试。微信公众号“中国铁路”图10月21日,京沈高铁北京朝阳站至承德南站间正式进入联调联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