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社区养老的那些“爱与痛”

老年生活报 2020-10-21 08:45 大字

[摘要]老年人想建 年轻人反对

“我不想去养老院,我就想在家里。 ”家门口安享晚年,这是郑州74岁刘大爷对人生最后的期待,也是中国多数老年人最朴素的愿望。

近年来,社区养老模式日渐兴起的,但在实际推进中却遭遇困难。一边是老年人的需求,一边是年轻人的反对,还有社区养老机构难以收支平衡的纠结和尴尬,让社区养老游走在 “爱与痛”的边缘。

现状

因建托老站业主告物业

10月12日上午,记者走进郑州二七区某小区,四位老人正叹气:“哎,要不是那几个年轻人,咱也不用回去折腾饭了。 ”刘大爷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叹气的是,2019年底社区要在小区内部建养老服务中心,白天能提供餐食,晚上能入住,却遭到了部分业主的强烈反对,把物业告上了法庭,至今养老中心仍处于“搁置”状态。

无独有偶,位于郑州中原区的花语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8月份就已建好,仍未开门迎客。据小区里多位老人讲述,一些年轻业主,经常阻挠开业。

反对

幼儿园欢迎 托老站免谈

谁家都有老人,年轻人也会变成老人,为啥部分业主反映如此激烈?

二七区采访中,38岁的张女士表示,她不反对建设,反对的是对外招人,“小区的环境秩序都是很好的,如果只对本小区,我完全赞同,外头小区老人也能来,我不支持,会破坏小区原有的安静。 ”

还有一些反对的业主认为,虽然社区养老是国家提倡的养老模式,但小区内空间本就不宽裕,应该更合理的使用。 “建个幼儿园我们很欢迎,养老中心还是免谈吧。 ”

尴尬

月挣3000就值得“狂欢”

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社区养老独特的养老模式,仿佛正契合目前强大的市场。但“公益和微利”的性质,也决定了社区养老想要盈利会有点难的尴尬。

郑州市孝之源养老祥和社区负责人说,他所负责的托老站,18张床位,目前入住了5人,最高收费4000元,其他都是不足3000,一个月的总收入不到2万,“除去厨师、员工工资、水电费等,能达到收支平衡是目标,能月挣两三千就得狂欢。 ”

那么,相比托老站,日间照料是否更容易生存?

10月10日,记者曾到郑州紫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访,这里的老人多达400余人,就餐量超百人,“就餐量大了基本能裹住,量小了就亏了。 ”站点负责人高凤丽说。

记者也获悉,不少小的日间照料站点,如果没有基本的助餐服务,会存在连续几个月不进账的情况,业内人士透露,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郑州运营失败的日间照料至少有20家。

“亏本的应该是小众,无盈利是现状。 ”孝之源养老负责人王书广说,虽然政府有补贴,前期投入往往远超补贴标准。缺人也是行业的一大痛点,走访发现,站点的负责人要做管理,兼职送餐、带老人做早操等,“归根结底还是薪资低,引不来人,留不住人。”高新区一托老站负责人表示。

出路

扩大服务范围补贴养老版块

如何破解盈利难,保持收支平衡?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王中华表示,“除了现有的补贴政策,我们也在尝试购买公益岗位,在人员和工资上给与缓解。”王中华表示,疫情影响,今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大,“养老政策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目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

作为运营方,其实也在不断地试错和自救,“我们一直在畅通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对接渠道,失智和失能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其他的留在社区。 ”郑州一家做机构养老的负责人表示。 ”

付雨涵 王珍珍

新闻推荐

春风十里润鹏城 “品质交通”的深圳实践

春风隧道,十里连城。这条由4800吨重的盾构机如“蚯蚓”般掘进的智慧之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深圳老城区的拥堵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