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早晚都要碎的!”

合肥日报 2020-10-18 02:18 大字

□文/唐宝民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三立先生,对文物收藏也有一些兴趣。他曾收藏了一只万历年间的大花瓶,虽然这只花瓶只是康熙年间的仿制品,但三立老人也十分喜爱。老人过世之后,这只花瓶传到了儿子陈方恪手中。陈方恪是大学问家陈寅恪的弟弟,对于父亲留下的这只花瓶,他同样非常喜爱,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因为这只花瓶不仅仅是康熙年间的文物,更是父亲的遗物,对陈方恪来说,是一种感情寄托,寄托了他对父亲的怀念心情。

不幸的是,这只花瓶后来被毁掉了,笔者在学者刘宜庆先生的《百年风雅》一书中读到了这样的记述:有一天,南京大学的吴白缶教授到陈方恪家做客,当他起身穿上大衣告辞时,一不小心碰倒了这只大花瓶,花瓶碎成了一堆碎片。吴白缶教授当然清楚这只花瓶在陈方恪心中的重量,因此感觉非常不好意思、心中惴惴不安。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就在这时,陈方恪笑着对吴白缶教授说:“早晚都要碎的!”以此来安慰吴教授,尴尬的气氛因此消除了。

从常理上来说,这样一只具有特殊意义的花瓶被碰碎了,陈方恪心中一定非常难过、惋惜,因为这只花瓶是用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的。但陈方恪并没有责怪吴教授,甚至都没有显现出不悦的表情,而是主动安慰对方,这样的为人处世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胸怀大度的君子之风,十分令人景仰。

新闻推荐

冠脉支架国家集中采购来啦 首年意向采购量超107万个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日前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集采文件最终确定,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