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提升门诊看病福利契合多方期待

新安晚报 2020-10-14 10:31 大字

□罗志华

继2020年将门(急)诊封顶线由3000元调整到4000元之后,2021年,北京城乡居民医保的封顶线将再次提高500元,达到4500元。12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发布《关于调整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2021年,北京将继续优化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调整筹资标准,并将门诊基金支出向慢性病和长期用药负担重的患者倾斜,同步调整门诊封顶线。(10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提升居民医疗福利的政策,都很容易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北京市推出的政策触及到医疗当中一个核心部分——门诊看病,因此更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或许有人会说,门诊看病不如住院看病难,毕竟患者需要住院时,至少说明病情处于较重的程度,住院诊疗花费也更多,看病难和看病贵,主要体现在住院诊疗方面。

其实,与住院诊疗相比,很多时候,门诊看病难和看病贵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所有住院患者都得多次经过门诊的诊疗,而住院时报销比例更大,政策比较成熟,相比之下,门诊看病费用的保障水平低。多年来将保障的重心向住院倾斜,使门诊看病积累了不少“欠账”,也更加没有保障。

上述原因综合在一起,以至于门诊看病难成为患者的更大烦恼,在扎堆到大城市看病的人群当中,最感困难的是那些没有住院的门诊患者,一旦住院,反倒要安稳得多。另一方面,医疗领域的一些突出乱象,比如挂号难、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网上假医生组团诈骗等,主是针对的是门诊患者而非住院患者,这也反衬出门诊看病之难。

关注医改的人,会发现当前医改推出了不少有力举措,其目的是加大对门诊看病的保障力度。比如,这两年,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进行试点;再比如,过去门诊不报销,或者报销得极少,医保的共济保障作用在门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只有一些特定的慢性病等极少数病种,在门诊才得到一定程度保障,但现在,门诊看病报销已纳入医改范畴。尤其引发民众关注的是,医保个人账号即将迎来改革,门诊看病方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么多政策集中针对门诊,正是因为门诊看病难和看病贵,已经成为影响医疗福利的突出难题。

门诊看病变得更便捷和更便宜,除了可以直接惠及患者之外,超适应症住院等过度诊疗也会大幅减少,过去仅仅因为想开一些报销比例大的药,就要求住院等做法,就显得没有必要,而日间手术等门诊,也更容易得到普及,这有利于减少医保开支。通过经济手段对诊疗行为进行引导,进一步理顺诊疗秩序,还可以缓解“一床难求”的住院压力,对医院和医生也有好处。由此看来,大幅提升门诊看病福利,不仅患者和医生乐见其成,而且也是“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闻推荐

我是战争的幸存者

开国少将陈绍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