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盘点:回不去的走失与前行 周瑄璞中篇小说《寻找失败者》读后有感
■阿探周瑄璞的中篇小说《寻找失败者》(《作品》2020年第6期;《小说选刊》2020年第7期转载),它成功地构筑了大城市失意者的共性心理动影,最终消解并涤荡了这种空悲切,给予失意中年人以新的未可知的继续前行的毅然决然。周瑄璞以对生活无限忠诚的书写,无疑击中了一代人最柔弱最敏感的神经,把个体的如影随形、挥之不去、难以述说的沉疴性淤积,作了精准而细腻的熔铸。
当很多人从乡镇以多年的辛苦付出挤进大城市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安顿,甚至这种选择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当初为了成就自己,结果却在不经意间,永远失去了自己,置身大城市却永远无法消解与城市的遥远心理距离(这亦是长篇小说《日近长安远》的核心主题)。大城市的文明或许可以寄居我们的肉身,却永远难以安妥我们的精神。即便在世俗意义上,大多数人是失败者,即便如此,生命亦是一种无悔延宕。更何况在大城市里毕竟还有梦可做,在纯粹精神意义上人生并未失败,甚至对生命而言,过程从来比结果重要。中年落寞的常晚北京、上海之行,无疑是心绪沉闷中的一次生命放逐,甚至他是为了找寻自身生命同质体,在同质体相似的人生中获得活着的充分理由,不曾想却完成了一场生命时态状态的涤荡。
第一章“常晚”,是大都市失意灵魂自陈及生命状态,是痛定思痛的抉择。常晚这个人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人生错失的符号性指代。走在大都市里的常晚,被“失败者”这三个字随影随形,这种突然的认知与认定让他深感万分丢人,就如同五六岁时被人打了一巴掌。或许他的人生从四十多年前,就被注定。如果生活依旧像以前那样照旧,“失败者”这个词是不会附身附着在灵魂里的。问题是历尽千辛万苦,他的名字终究还是出现在报社被裁名单里。此刻,他终于明白,他的人生竟然是如此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脆弱。远逝的年少追溯也罢,曾经的浮虚风光也罢,抵不住年轻人不断提速的超越,亦无法填补被落下的天壤之别的距离。或许多年以来,只不过是被自己的虚荣感所欺骗与沉溺,因而丧失了真实的目标与奋进的动力。与其闲待在家里被失败感慢慢蚕食,不如出去走走,或可有生命新的转机。卖掉有著名作家签字的采访笔记本与签名书籍,常晚拥有了外出的经费。
第二章“迷彩服”,既是常晚如梦生命状态的聚焦,亦是今夕不同境遇的比照,更是于他者人生中再次检视、盘点自我。与迷彩服老人,曾经是名牌大学高材生的何新政的相处与交流,常晚终于获得了长久期待的精神慰藉,更是在他者生命的不易中获得了一丁点平衡。何新政老人的人生,显然是大多数上一辈人的生命浓缩版:上学,分配就业,企业破产,下岗,遭遇贫困、疾病折磨,人生早已被老话写定。电视里的帝王伟业与百姓生活相去甚远,老百姓却对国家大事拥有者难以抑制的热情,这正是何新政们最核心的精神时态。对于失败者何新政老人,儿子儿媳,孙女都不听他的,作为社会转型的“牺牲者”,他却心有不甘地折腾着,搞发明,干校对,自学法律帮人写状子,打官司,给报社当信息员……,所有折腾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两人的交流里,他们彼此意识到挣钱比面子更重要。何新政身上更多的愤怒,从行为意识层面强化和力证了他自己失败者的身份。没有坐过飞机的何新政,以送送常晚为名想去机场看看的心思,更是衬托出常晚的人生优越,这无疑是这次北京之行的重要收获,尽管作为失败者同质体的迷彩服老人的人生错失,亦是常晚人生错失的写照。
第三章“励志姐”,是常晚精明虚妄的延宕,在返回的机场遇到“励志姐”,从她不断奋进的人生中获得了对成功与失败终极意义的认知:没有具体的标准,所谓成功只不过是更好的起点。对于失败而言,它亦不仅仅是失败,它亦隐藏着人生的希望,人应该在失败中看到希望。励志姐人生经历了招工,考公务员的屡败屡考,终于在第五年考上公务员,对将要倒闭的织袜厂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规避。在常晚认知中的成功者“励志姐”,也常常承受着失败者沮丧的侵袭。等价交换是生活的恒性通则,被上海人精明算计的常晚,从“励志姐”赋予逻辑性判断中,走出了失落,走向了理性和新的起点。
周瑄璞拥有着对小说文本富于自然逻辑的把控。先是以常晚的灵魂自陈、心绪下沉提出普遍性的人生命题——都市中年失败者如何安置精神,如何找回心理平衡?进而以北京遇到感性人生的迷彩服老人何新政的相处与交流,获取了人们深隐的柔弱的共性心理慰藉。最后以理性奋进者的“励志姐”明确、冷静、锲而不舍的人生经历,将常晚禁锢于自设囚笼的惯性思维一举洞穿,将其感性的充满浮虚的人生引向理性认知。文本经历先抑,后仰,进而涤荡,起底反弹,建构匠心有力。周瑄璞将大都市人们心理共性,升华成为一种可知可感,有着明确色调的准性的具体通感,升华成了常晚的灵魂哲辩,升华成了个体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理性辨析与探讨,在这种理性暗自涌动中为人们架设了继续追求幸福与梦想的天路。
航班抵达,人生新途开启。即便人生难免晚点,也不能阻挡前行步履。如同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都市文明里包含着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有梦指引,就从来没有什么失败。毋宁说常晚的北京、上海之行是为了寻求苍凉的慰藉,不如说是他告别了曾经的泡沫性生活,终于获得人生明确、理性之识的喜悦。周瑄璞绝弃人生的种种不满与抱怨,让生命重归真实,重建了对社会的信任与信心,小说完成了人与过往浮虚的告别,同时亦是人生新境的开启。
新闻推荐
自贸区“天津样本”:开辟引才引智“绿色通道” 聚集“人气”护航产业发展
2018年4月,海南省考察团第六团成员在天津考察学习时,天津自贸区招才引智方面的做法引起他们的格外关注。《海南日报》在报...